[发明专利]一种混凝土用地面修补剂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07745.2 | 申请日: | 2017-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014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发明(设计)人: | 张继;张玲洁;沈涛;杨辉;华怀偶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自贡创新中心 |
主分类号: | C04B28/00 | 分类号: | C04B28/00;C04B28/04;C04B28/06;C04B111/72;C04B111/82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2 | 代理人: | 周世骏 |
地址: | 643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凝土 用地 修补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建筑材料领域,旨在提供一种混凝土用地面修补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将锡酸钠溶液倒入蒸馏水和乙醇的混合溶液中,在搅拌下滴加醋酸溶液,调节溶液pH值为5~9;再加入丙烯酸乳液,搅拌后超声处理;依次加入二氧化硅溶胶和硫酸钠溶液,持续搅拌得到A组分溶液;将水泥、骨料和无机色粉搅拌后,加入缓凝剂和抗韧剂,持续搅拌得到粉状的B组分材料;使用前进行充分混合搅拌均匀。本发明制得的产品是集染色和修补为一体的新型地坪水性修补材料,其制备工艺简单,反应过程容易控制、反应条件温和、反应中亦无挥发性有毒气体,对环境无污染,且原料简单,成本低,施工方便,特别适合大面积工业化生产施工。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材料领域,具体是一种混凝土用地面修补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混凝土是人类使用量最大的人造建筑材料,广泛用于各类结构工程中;但基于混凝土材料本身及施工水平限制,许多基础设施、工业厂房地坪等早已破损不堪,表面出现坑洞、风化、起尘、起砂、起皮现象,造成耐磨性差,使用寿命短,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化生产环境的需求,急需改造;已经老化、破旧地面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生产、工作及环境要求,需做及时修补美化处理;目前,国内外市场上针对旧地面较为流行的处理方法:一是对地面进行重新研磨,并为以纳米硅溶胶(如CN201010543000.8)为主要成分密封硬化剂改善地面硬度、光泽度等性能,其中,硅溶胶内含大量硅氧键,能与混凝土反应生成能提高混凝土耐磨性能的水合硅酸钙(C-S-H),能有效改善和提升混凝土硬度、耐磨性等性能。另一类是用锂基盐类产品,这类硬化剂能大幅提高混凝土的耐磨度、光泽度等性能,且能有限避免前期产品出现的泛白的通病;如CCN200910055825和CN201110083155.2等公开了皆以锂基盐为主要成分,与混凝土发生反应后起增强作用,再引入其他添加剂来增加混凝土的密实度、光泽度等性能;但整体经过处理后的地面美观上欠佳,尤其是对地面破损、坑洞、裂缝等缺陷处的处理不能满足使用性能及美观上的要求。
随着人们对建筑地面的个性化、多样化需求逐渐释放,开始逐步追求对原旧地面翻新既耐用又美观的要求,尤其是修补后表观颜色的均一性,避免色差产生,因此,开发出一款既能解决地面破损、坑洞、裂缝等缺陷的同时,又能满足其修补后颜色与周围保持表观一致的修补材料已成为当下该领域各科研人员重点研究的方向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混凝土用地面修补剂的制备方法。
为解决技术问题,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
提供一种混凝土用地面修补剂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按下述比例称取或量取各成分;
用于制备A组分溶液的:锡酸钠溶液5~15%、二氧化硅溶胶3~10%、丙烯酸乳液1~8%、硫酸钠溶液2~5%、醋酸溶液1~4%、乙醇10~15%;
其中,锡酸钠溶液的浓度为0.05~0.4mol/L,二氧化硅溶胶的固含量为15~25%;丙烯酸乳液的纯度≥95%,硫酸钠溶液的浓度为0.01~0.1mol/L;醋酸溶液的浓度为0.5~2mol/L;
用于制备B组分材料的:水泥15~30%、骨料15~45%、缓凝剂0~2.5%、抗韧剂0~5%、无机色粉1~5%;
余量为蒸馏水,用于制备A组分溶液;
所述百分比均为质量占比,是指各成分在修补剂总质量中的百分占比;
(2)室温下将锡酸钠溶液倒入蒸馏水和乙醇的混合溶液中,然后在充分搅拌条件下,以70~150滴/分钟的速度均匀滴加醋酸溶液,调节溶液pH值为5~9,获得均匀的混合溶液;再向上述溶液中加入丙烯酸乳液,充分搅拌后超声处理15min;随后依次加入二氧化硅溶胶和硫酸钠溶液,并以500~1200转/分钟持续搅拌30~120min,得到A组分溶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自贡创新中心,未经浙江大学自贡创新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0774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