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类芬顿处理的改性活性炭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06037.7 | 申请日: | 2017-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941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8 |
发明(设计)人: | 李敬美;陈丽丽;孙承林;卫皇曌;杨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01J23/72 | 分类号: | B01J23/72;B01J23/745;B01J23/34;B01J23/889;B01J37/02;B01J37/03;B01J37/08;C02F1/72;C02F101/34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马驰 |
地址: | 116023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催化剂 制备 催化湿式 过氧化氢 活性组分负载 活性组分流失 成型活性炭 催化剂负载 改性活性炭 活性炭载体 活性炭 催化效果 反应条件 过渡金属 稳定运行 氧化反应 氧化技术 沉淀法 类芬顿 组分量 扩散 应用 | ||
1.一种用于类芬顿处理的改性活性炭催化剂,其特征在于:以商品活性炭为成型载体,对载体进行改性后,以沉淀法将活性组分过渡金属负载于活性炭载体上,活性组分含量以金属元素计占催化剂总质量的0.5~5wt.%。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活性炭载体为椰壳炭、焦油炭、煤质炭与果壳炭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活性组分为Fe、Co、Ni、Cu或Mn过渡金属氧化物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催化剂载体的改性:
具体方法为:将商品活性炭载体浸渍于1~30wt.%H2O2溶液或0.1~1mol/LHClO溶液或0.1~1mol/L硝酸溶液或0.1~1mol/L硫酸溶液或0.1~1mol/L盐酸溶液中,常温常压下处理4~24小时,用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于70~110℃干燥2~4小时;
2)催化剂活性组分的负载:氢氧化钠沉淀法或氨水沉淀法;
氢氧化钠沉淀法:配制0.5~2mol/L的过渡金属Fe、Ni、Mn、Cu、Co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金属盐溶液,以过量浸渍法将改性活性炭载体浸渍于金属盐溶液,浸渍后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溶液pH至9~11,静置2~4小时后,滤出催化剂并用去离子水将催化剂洗涤至中性,经干燥焙烧后得到催化剂;
氨水沉淀法:配制0.5~2mol/L的过渡金属Fe、Mn中的一种或两种金属盐溶液,以过量浸渍法将改性活性炭载体浸渍于相应的金属盐溶液,浸渍后用氨水调节溶液pH至9~11,静置2~4小时后,滤出催化剂并用去离子水将催化剂洗涤至中性,经干燥焙烧后得到催化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金属盐为硝酸盐、氯化物或硫酸盐中的一种,优选为硝酸盐。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载体在金属盐溶液中浸渍的时间为6~24小时。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洗涤至中性的催化剂于70~110℃下干燥2~4小时;所述干燥后的催化剂在氮气氛围下进行焙烧,其焙烧温度为400~600℃,焙烧时间为4~6小时。
7.如权利要求3-6任一方法制备得到的用于类芬顿处理的改性催化剂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应用所述催化剂进行类芬顿法处理有机废水的方法为:在常压下,处理废水的连续反应中,废水初始pH值为4.0~8.0,加入过氧化氢的量为有机废水化学需氧量理论值的0.2~2倍,连续反应采用固定床反应器,催化剂床层温度范围为20~80℃,空速为0.5~2h-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类芬顿法处理有机废水中:所处理的有机废水可以为模型废水、焦化废水、染料废水或造纸废水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0603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