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腈纶纤维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97897.9 | 申请日: | 2017-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305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杨雪峰;刘明哲;邵宝忠;杨立杰;马小龙;郝东文;杨标;陈卫;张孝东;田银凤;白桦;国桂荣;徐永强;曲波;谭洪雁;田志彬;吴春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奇峰化纤股份有限公司;吉林化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F8/08 | 分类号: | D01F8/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23 | 代理人: | 另婧 |
地址: | 132115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腈纶 纤维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腈纶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腈纶纤维由聚合物A和聚合物B组成,所述的聚合物B在腈纶纤维中的含量为10~20wt%;所述的聚合物A是由92~94wt%丙烯腈和6~8wt%醋酸乙烯混合,连续进行水相悬浮聚合反应得到,其中,混合物的浓度调节到30~40wt%,聚合反应的条件为:温度控制在58~62℃,pH控制在2.5~3.5;所述的聚合物B是由88~99wt%丙烯腈、0.8~8wt%丙烯酸甲酯和0.2~4.8wt%衣康酸混合,连续进行水相悬浮聚合反应得到,其中,混合物的浓度调节到40~55wt%,聚合反应的条件为:温度控制在58~62℃,pH控制在2.5~3.5;
聚合物A制备成纺丝原液C,聚合物B制备成纺丝原液D,将纺丝原液D加热升温至80~90℃经过滤机过滤后再注入到纺丝原液C中,混合均匀进行纺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腈纶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腈纶纤维的截面为圆形或近圆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腈纶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腈纶纤维的强度为2.4~2.9cN/dtex,模量0.4~0.6cN/dtex,断裂伸长率30~40%,含油0.4~0.6%,比电阻107~108Ω·cm。
4.一种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腈纶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聚合物A的生产
将92~94wt%丙烯腈和6~8wt%醋酸乙烯混合,所得混合物的浓度调节到30~40wt%,随后连续进行水相悬浮聚合反应得到粉状聚合物A,聚合反应的条件为:温度控制在58~62℃,pH控制在2.5~3.5;
2)聚合物B的生产
将88~99wt%丙烯腈、0.8~8wt%丙烯酸甲酯和0.2~4.8wt%衣康酸混合,所得混合物的浓度调节到40~55wt%,随后连续进行水相悬浮聚合反应得到粉状聚合物B,聚合反应的条件为:温度控制在58~62℃,pH控制在2.5~3.5;
3)纺丝原液的制备
a、将粉状聚合物A与二甲基乙酰胺混合溶解配成纺丝原液C;
b、将粉状聚合物B与二甲基乙酰胺混合溶解配成纺丝原液D;
4)腈纶纤维的制备
a、将纺丝原液D加热升温至80~90℃经过滤机过滤后再注入到纺丝原液C中,按聚合物B在腈纶纤维中的含量为10~20wt%混合均匀后准备纺丝;
b、将步骤a混合均匀的原液经过喷丝头喷出,在凝固浴二甲基乙酰胺水溶液双扩散成型,再经过水洗、牵伸、上油、烘干、卷曲、定型和打包,制得腈纶纤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纺丝原液C的制备过程为:将粉状聚合物A与二甲基乙酰胺混合,经升温加热80~90℃,使聚合物A完全溶解在二甲基乙酰胺中,形成纺丝原液,固含量在23~27%,进行过滤制得纺丝原液C;
纺丝原液D的制备过程为:将粉状聚合物B与二甲基乙酰胺混合,经升温加热80~90℃,使聚合物B完全溶解在二甲基乙酰胺中,形成纺丝原液,固含量在15~22%,进入中间熟成罐熟成6~12小时后制得纺丝原液D。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的b中,将步骤a混合均匀的原液经过喷丝头喷出时,设定纺前压力为0.7~0.9MPa、纺前温度80~90℃。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的b中,凝固浴二甲基乙酰胺水溶液的浓度为30~65wt%,温度为30~60℃;牵伸的倍数为4~10倍,定型的压力为200~330 kP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奇峰化纤股份有限公司;吉林化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吉林奇峰化纤股份有限公司;吉林化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97897.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