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银耳无土栽培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97890.7 | 申请日: | 2017-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646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5 |
发明(设计)人: | 姜迪蛟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易思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8/00 | 分类号: | A01G18/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天***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银耳 无土栽培 培养基 灭菌处理 大棚 植入 制备 平菇生长 生长过程 无菌环境 营养物质 微量元素 矿物质 生石灰 灭菌 放入 菌群 菌种 无菌 抑菌 杀菌 病变 室内 生长 土壤 制作 | ||
一种银耳无土栽培方法,包括:步骤S100:搭建无土栽培大棚;步骤S200:制备银耳无土栽培培养基;步骤S300:制备银耳种耳;步骤S400:将银耳种耳和培养基灭菌处理;步骤S500:将灭菌后的银耳种耳植入所述培养基中;步骤S600:将置于银耳种耳的培养基放入所述无土栽培大棚中。本发明包含了各类营养物质、抑菌杀菌的生石灰、微量元素和矿物质,促进平菇生长。本发明中由于在制作银耳种耳的过程中以及培养基均采用了灭菌处理,且将种耳植入培养基之后,依旧采用了灭菌处理,并且采用无菌的室内无土栽培环境,避免了土壤中的菌群影响银耳的生长,避免了其他菌种影响银耳的产量和质量,因此,银耳在生长过程中处于无菌环境中,不容易发生病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土栽培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银耳无土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银耳又称作白木耳、雪耳、银耳子等,属于真菌类银耳科银耳属,是门担子菌门真菌银耳的子实体,有“菌中之冠”的美称。银耳不但可用段木栽培,而且还可利用培养基的方式,进行无土栽培,进行室内栽培,这种室内栽培,温度和湿度都容易控制,有利于银耳的生长,并且培养基中的主料采用甘蔗渣,棉籽壳等农副产品,原料来源充足,用来栽培银耳,既有利于农产品的综合利用,又有利于迅速扩大银耳栽培的范围,不受有无林区条件的限制。而且室内栽培,温、湿度等环境条件较易控制,银耳的生产周期短,病虫害少,产量高。因此室内代料栽培是银耳生产上的一项重大革新。但是由于银耳的无土栽培,在选种过程中操作繁琐,容易沾染病菌,导致银耳在生长过程中,容易出现病变且大大影响银耳的产量和口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银耳无土栽培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银耳室内无土栽培技术中容易沾染病菌导致银耳容易出现病变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银耳无土栽培方法,包括:
步骤S100:搭建无土栽培大棚;
步骤S200:制备银耳无土栽培培养基;
步骤S300:制备银耳种耳;
步骤S400:将银耳种耳和培养基灭菌处理;
步骤S500:将灭菌后的银耳种耳植入所述培养基中;
步骤S600:将置于银耳种耳的培养基放入所述无土栽培大棚中。
制作方法:
首先对室内栽培的无土栽培大棚选址,由于银耳的生长环境需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因此选择合适的室内作为无土栽培大棚,对于无土栽培大棚内的温度湿度,安装可自动控制温湿度的设备,并对整个室内环境进行杀毒和灭菌处理。第二步制作培养基,由于银耳属于菌类,它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可以通过腐烂的植物根茎或者豆饼,棉籽壳,木屑等获得,因此,添加主料和辅料,并将主料和辅料中不是粉末状的成分进行粉碎处理,并按照一定的重量比,进行混合,搅拌均匀,等待霉菌处理。选取生长较好的银耳,从中选取饱满、形状大小均匀且光滑的银耳,检出耳瓣作为待繁殖的种耳。将种耳与待灭菌处理的培养基采用分别或者同时灭菌处理的方式进行灭菌处理,再将灭菌后的种耳进行扩大繁殖后,与培养基混合,装入塑料袋,使种耳的位置不处于堆叠的地方,而是出于方便长出菌丝的两端。然后将塑料袋放入无土栽培大棚中进行成排分层堆放,每排的塑料袋中存在间隔,便于银耳菌丝的生长以及采摘长好的银耳。由于在制作银耳种耳的过程中以及培养基均采用了灭菌处理,且将种耳植入培养基之后,依旧采用了灭菌处理,并且采用无菌的室内无土栽培环境,避免了土壤中的菌群影响银耳的生长,避免了其他菌种影响银耳的产量和质量,因此,银耳在生长过程中处于无菌环境中,不容易发生病变。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00具体为:
步骤S310:选取出耳正常,朵大、朵形好、肉厚、片大、色白、开片正常、无杂菌、无病害、八成熟的子实体选择备用,烧杯消毒备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易思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易思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9789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