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紫外线抗菌聚酯切片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96732.X | 申请日: | 2017-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844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9 |
发明(设计)人: | 陈荣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生时代包装材料江苏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63/199 | 分类号: | C08G63/199;C08G63/85;C08G63/86;C08G63/78;C08K5/098;C08K3/36;C08K3/22;C08K5/521;C08K1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8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备 切片 抗菌聚酯 抗紫外线 聚酯 苯甲酸钠 成核剂 终缩聚 粉尘 分离器 聚酯生产技术 环氧官能团 聚合物熔体 催化剂液 二次酯化 结晶处理 聚酯产品 抗冲击性 冷却阶段 力学性能 六大步骤 一次酯化 扩链剂 热空气 预缩聚 风机 降解 冷却 保证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抗紫外线抗菌聚酯切片的制备方法,涉及聚酯生产技术领域,该抗紫外线抗菌聚酯切片的制备方法包括浆液的制备、催化剂液的制备、一次酯化、二次酯化、预缩聚和终缩聚六大步骤;本发明中苯甲酸钠为高效的成核剂,再加入环氧官能团扩链剂RA20,可增加聚酯的分子质量,避免苯甲酸钠成核剂在加工过程中引发聚酯的降解,使聚酯产品的力学性能和抗冲击性均显著提高;在聚酯终缩聚反应前采用热空气对聚合物熔体进行结晶处理,为后续反应提供保证;冷却阶段采用空气进行冷却,迅速降低切片温度,另外,粉尘也可被风机带到分离器,除去产品中的粉尘,使产品达到相关标准,提高产品的品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聚酯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紫外线抗菌聚酯切片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酯是由多元醇和多元酸缩聚而得的聚合物总称,一般为将二元酸、二元醇和添加剂调成浆料后通过直接酯化法制成成品聚酯,该成品聚酯主要指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习惯上也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和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酯等线型热塑性树脂,是最早用作纺织原料的材料之一,也是当前合成纤维的第一大品种。其最大的优点是抗皱性和保形性很好,且具有较高的强度,其坚牢耐用、抗皱免烫、不粘毛。
聚酯纤维具有许多优良的纺织性能和服装用性能,用途广泛,可以纯纺织造,也可与棉、毛、丝、麻等天然纤维和其他化学纤维混纺交织,制成花色繁多、坚牢挺括、易洗易干、免烫和洗可穿性能良好的仿毛、仿棉、仿丝、仿麻织物。聚酯纤维织物适用于男女衬衫、外衣、儿童衣着、室内装饰织物和地毯等。在工业上高强度涤纶可用作轮胎帘子线、运输带、消防水管、缆绳、渔网等,也可用作电绝缘材料、耐酸过滤布和造纸毛毯等。用聚酯纤维制作无纺织布可用于室内装饰物、地毯底布、医药工业用布、絮绒、衬里等。
聚酯在制备的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缺陷,在性能指标上也还不能满足较高的性能要求。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紫外线抗菌聚酯切片的制备方法,使得聚酯切片力学性能高,产品质量好。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抗紫外线抗菌聚酯切片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浆液的制备:将纳米级添加剂和苯甲酸钠分散到乙二醇中,分散3-5h,配制成悬浮液,将悬浮液投入打浆釜,然后将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乙二醇、1,4-环己烷二甲醇依次加入打浆釜,配制成浆液;
(2)催化剂液的制备:将乙二醇投入催化剂配制釜,然后加入与乙二醇的量相同的钛系催化剂,并搅拌均匀制成催化剂液;
(3)一次酯化:将浆液、催化剂液加入到酯化反应釜中,在250-265℃下进行3-5h的一次酯化反应;
(4)二次酯化:在一次酯化反应段完成后,依次加入乙二醇、磷酸三甲酯、间苯二甲酸、新戊二醇,混合均匀,使体系降温至220-235℃,在氮气保护下,进行0.5-2h的二次酯化反应;
(5)预缩聚:向二次酯化反应后的体系中,加入聚合催化剂、硅烷偶联剂和环氧官能团扩链剂RA20,搅拌均匀后,导入预聚釜中,在温度为260-285℃、压力为0.6-2kpa的条件下进行预缩聚反应,反应过程中抽真空,预缩聚时间为1-2h,至聚合度为70-110,得到聚合物熔体;
(6)终缩聚:关闭真空系统,采用热空气对聚合物熔体进行结晶处理,结晶处理后在氮气保护以及负压下,加入液态或熔融的紫外线吸收剂、抗菌剂、抗静电剂、热稳定剂、受阻胺类光稳定剂和受阻酚类抗氧剂,搅拌均匀,经过滤器过滤后送入终聚釜中,并在温度为230-285℃、压力为40-100Pa的条件下进行2-3h的终缩聚反应,终缩反应阶段熔体粘度达到0.80-0.85dl/g后,出料,空气冷却,切粒得到该聚酯切片。
优选地,所述纳米级添加剂为纳米二氧化硅或纳米二氧化钛,所述纳米级添加剂的粒径为10-30n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生时代包装材料江苏有限公司,未经宝生时代包装材料江苏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9673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