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屏蔽泵定子屏蔽套泄漏监测的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96431.7 | 申请日: | 2017-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886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9 |
发明(设计)人: | 朱毖微;吕鑫;青先国;何亮;陈智;赵阳;郑嵩华;吴茜;徐思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
主分类号: | G01M3/32 | 分类号: | G01M3/32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高俊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屏蔽泵 处理器 定子屏蔽套 泄漏监测 数据接收端 温度传感器 压力传感器 调用 温度传感器输出 压力传感器输出 功能实现 变化率 定子腔 监测 预设 判定 泄漏 输出 响应 出口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屏蔽泵定子屏蔽套泄漏监测的方法及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压力传感器及数据接收端与压力传感器输出端相连的处理器,所述压力传感器用于监测屏蔽泵定子腔的压力值,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输出端与处理器的数据接收端相连,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监测屏蔽泵的出口温度;所述处理器通过所获取的温度值判定屏蔽泵的工作状态;所述处理器根据屏蔽泵的工作状态调用预设的阈值,并将调用的阈值与所获取的压力值或所获取压力值的变化率进行比较;所述处理器根据比较结果,输出屏蔽泵定子屏蔽套泄漏状况。所述装置的功能实现依赖于所述方法。采用本装置及方法可以提高屏蔽泵定子屏蔽套泄漏监测的可靠性和响应时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泵泄漏监测方法及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屏蔽泵定子屏蔽套泄漏监测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核级屏蔽泵定子屏蔽套泄漏监测的大多采用在电机上设置电接点水位探测器,通过监测定子屏蔽套与电机外壳形成的环腔内是否存有积水来判断屏蔽套是否发生泄漏。实际运行表明,采用此种方法监测定子屏蔽套泄漏存在响应慢、虚警率高的缺点。本发明正是为提高屏蔽泵定子屏蔽套泄漏监测可靠性和响应时间而设计的一种复合式探测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提出的现有用于监测定子屏蔽套的方法,该方法监测定子屏蔽套泄漏存在响应慢、虚警率高的缺点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屏蔽泵定子屏蔽套泄漏监测的方法及装置,采用本装置及方法可以提高屏蔽泵定子屏蔽套泄漏监测的可靠性和响应时间。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屏蔽泵定子屏蔽套泄漏监测的方法及装置通过以下技术要点来解决问题:一种用于屏蔽泵定子屏蔽套泄漏监测的装置,包括压力传感器及数据接收端与压力传感器输出端相连的处理器,所述压力传感器用于监测屏蔽泵定子腔的压力值,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输出端与处理器的数据接收端相连,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监测屏蔽泵的出口温度;
所述处理器通过所获取的温度值判定屏蔽泵的工作状态;
所述处理器根据屏蔽泵的工作状态调用预设的阈值,并将调用的阈值与所获取的压力值或所获取压力值的变化率进行比较;
所述处理器根据比较结果,输出屏蔽泵定子屏蔽套泄漏状况。
具体的,以上压力传感器的监测位置选择旨在为了监测屏蔽泵套是否发生泄漏,即测点设置在定子屏蔽泵与电机外壳形成的环腔内;同时,以上监测位置的选择,对屏蔽泵来讲,屏蔽套一旦发生泄漏,会对泵的定子部分产生极大的危害;采用以上装置替代现有技术中通过监测定子屏蔽套与电机外壳形成的环腔内是否存有积水来判断屏蔽套是否发生泄漏,由于本装置中压力传感器与温度传感器获取数据的实时性,使得本装置相较于现有技术,具有响应时间快的特点;同时由于监测温度值、压力值或通过压力值变化得出压力变化率等参数相较于监测积水,由于可克服外部因素的干扰,故使得本装置相较于现有装置具有良好的可靠性。
本装置中,由于屏蔽泵具有不同的工作状态,而屏蔽泵工作状态可由屏蔽泵的出口温度反映,故以上温度值即作为屏蔽泵工作状态的间接反馈。这样,在比较过程中所采用的阈值可设置为多个,且多个阈值可来源于屏蔽泵正常工作情况下不同的工况,这样,本装置采用监测的压力值或压力变压率与预设的对应正常工作工况的阈值比较时,由于该阈值能够真实反映屏蔽泵该工作状态下定子屏蔽套无泄漏时的实际压力值参数或压力变压率参数,故通过以上对比,使得本装置的比较结果能够有针对具体工况有针对性的反映定子屏蔽套的泄漏状态,即使得比较结果能够准确反映真实泄漏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未经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9643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