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不完全齿轮机构隔震限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91027.0 | 申请日: | 2017-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597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03 |
发明(设计)人: | 赵桂峰;付康;何昊;谢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H19/04 | 分类号: | F16H19/04;F16F15/1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黄华莲;郝传鑫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不完全 齿轮 机构 限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隔震减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叠层橡胶隔震支座限位装置。
背景技术
隔震技术通过在隔震层设置隔震支座,延长结构的自振周期,进而避开地震动的卓越周期,降低上部结构的地震响应,节约造价。隔震结构由于诸多优越性,得到大力推广,到目前为止,我国已有各类减隔震建筑6000余幢。隔震技术需要通过消能器限制隔震层的位移,防止隔震支座在长周期地震动或巨震作用下因发生过大的位移而破坏;同时需要通过消能器的耗能能力来耗散地震能量。当隔震支座限位装置采用位移相关型消能器如摩擦消能器,金属屈服消能器时,若消能器位移较小,则其难以发挥有效的耗能能力;若消能器位移较大,则需要采用大吨位大行程消能器,导致造价较高。当隔震支座限位装置采用速度相关型消能器如粘滞液体消能器或粘弹性消能器时,若消能器速度较小,其难以发挥有效的耗能能力;若消能器速度较大或位移较大,则需要采用大吨位大行程消能器,也会导致造价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隔震限位技术采用消能器限位装置时,当结构遭遇大震时隔震层位移过大,消能器超过位移限值而发生破坏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不完全齿轮机构隔震限位装置,其包括基座和安装在基座上的齿轮机构、齿轮限位挡板、滚珠丝杠、两个消能器和消能器固定座,所述齿轮限位挡板设为两块,两块所述齿轮限位挡板平行间隔安装在所述齿轮机构的两侧,所述滚珠丝杆穿过所述齿轮限位挡板与所述齿轮机构连接,两个所述消能器分别安装在所述齿轮限位挡板两侧的消能器固定座上并与所述齿轮机构连接;
所述齿轮机构包括齿轮、带齿边框、推杆和推杆限位架,所述齿轮为不完全齿轮,所述带齿边框的内侧的上、下两边分别设有齿条,所述不完全齿轮与所述带齿边框的齿条啮合,所述带齿边框的两侧带有推杆,所述带齿边框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推杆限位架,所述推杆限位架安装在所述基座上,所述推杆限位架上开设有限位孔,所述带齿边框两侧的推杆分别穿过所述限位孔与两个所述消能器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滚珠丝杆包括两个滚珠螺母,所述不完全齿轮夹持在两个所述滚珠螺母之间,两个所述滚珠螺母背离所述不完全齿轮的一面上分别安装有一推力轴承。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推杆与所述消能器连接一侧设有用于与所述消能器连接的第一连接扣。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消能器固定座的顶部设置有第二连接扣,所述第二连接扣与所述第一连接扣设置在同一水平高度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基座上设有多个螺栓孔,所述基座下方还设有混凝土墩台,所述基座通过所述螺栓孔固定在所述混凝土墩台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齿轮限位挡板背向所述齿轮机构的一面设有一个或多个用于支撑所述齿轮限位挡板的固定加劲肋。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不完全齿轮机构隔震限位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在本发明中,通过滚珠丝杠以及齿轮机构的作用将水平运动转化为回转运动后又将回转运动转化成往复直线运动,由此消能器始终发生允许范围内的有限往复位移,解决了大震时隔震层位移过大,消能器超过位移限值而发生破坏的问题。同时,齿轮传动具有传动效率高、稳定性好、工作可靠、寿命长等特点,经过加工处理过的带齿边框的齿条不仅运行平稳且可以承受很大的载荷及重复载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不完全齿轮机构隔震限位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不完全齿轮机构隔震限位装置的剖面图;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的齿轮机构的立体图;
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多个不完全齿轮机构隔震限位装置的连接示意图。
其中,1-滚珠丝杠;11-滚珠螺母;12-推力轴承;2-不完全齿轮;21-带齿边框;22-推杆限位架;23-第一连接扣;24-推杆;3-消能器;31-第二连接扣;32-消能器固定座;4-基座;41-安装孔;5-齿轮限位挡板;51-加劲肋;61-第一消能器反应放大装置;62-第二消能器反应放大装置;7-建筑结构或桥梁结构;71-隔震层上支墩;72-橡胶隔震支座;73-隔震层下支墩;8-混凝土墩台。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大学,未经广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9102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换挡的输出轴离合器式变速箱
- 下一篇:过载保护结构及具有其的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