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转盘式永磁电机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90411.9 | 申请日: | 2017-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422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4 |
发明(设计)人: | 张勋农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勋农 |
主分类号: | H02K53/00 | 分类号: | H02K5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子 齿轮 啮合 永磁电机 传动轴 盘心轴 永磁体 转盘式 磁槽 电机中轴 输出功率 转子旋转 磁极槽 磁极盘 磁极组 齿轮C 齿轮D 过磁 中轴 替代 | ||
是一种没有定子的永磁电机,以转盘式永磁体替代定子,从而达到相互激磁的目的。电机中轴上装有磁槽转子,转子上装有三组磁极组,中轴上有齿轮A,齿轮A与传动轴上的齿轮B啮合,传动轴上另一齿轮C与盘心轴上的齿轮D啮合,盘心轴上的磁极盘下方的永磁体旋转时划过磁槽转子上的磁极槽,推动磁槽转子旋转输出功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技术用于发电与发电机连接,启动后自行运转,属电动机领域。
背景技术:
在已有技术中电动机由定子、转子组合而成。定子、转子一方是永磁体,另一方是线圈绕组,通电后相互激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技术是能自行运转的永磁电机,也改变了没有定子的模式,采用了转盘式永磁体,磁极面对面的激磁,使磁槽转子旋转产生功率。
本发明技术的主要解决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由于齿轮的转动,电机中轴转动传动轴。传动轴转动盘心轴,使盘心轴上的磁极盘旋转,磁极盘下方的永磁体划过磁槽转子上的磁极槽,推动磁槽转子旋转产生功率。
本发明技术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技术结构简单,功率大,启动后能自行运转,带动发电机。
附图说明:
图1.图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案:
下面为本发明技术实施作进一步描述:
磁槽转子外围等距离按装三个磁极组,磁极组中间有磁极槽,磁极盘下方等距离装有三个永磁体。磁极盘下方的永磁体旋转直径和磁槽转子上的磁极槽旋转直径相同。转速比是 2∶1即磁极盘转二圈,磁槽转子旋转一圈。
电机中轴上装有磁槽转子,齿轮A,齿轮A与传动轴上的齿轮B啮合。传动轴上另一齿轮C与盘心轴上的齿轮D啮合,使盘心轴上的磁极盘旋转,磁极盘下方的永磁体划过磁槽转子上的磁极槽时磁极面,面面相对激磁S、N极相吸,S、S极相斥推动磁槽转子旋转输出功率。
本发明技术的工作原理:
磁槽转子外周等距离装有三个磁极组,磁极组中间留有磁极槽让磁极盘下方的永磁体划过。磁面相对间隙1-3毫米,相互激磁推动磁槽转子旋转。磁槽转子固定在电机中轴上,中轴上有齿轮A与传动轴上齿轮B啮合,传动轴上另一齿轮C与盘心轴上齿轮D啮合,磁极盘固定在盘心轴上,这样的循环使磁极盘和磁槽转子同时运转周而复至。
磁极组由二个长方型永磁体同级相对,中间留有距离约30毫米组合称磁极槽。槽内二磁面都是S极,让磁极盘下方永磁体(N、S)划过,磁槽内磁面呈斜角22.5°,以磁槽转子旋转平面直线为依据磁面有弧度,以磁极盘圆周为依据,磁极盘下方的永磁体的角度弧度配合磁极槽磁面而定。
磁极组二个永磁体和磁盘下方的永磁体都是由条型永磁体S极方向一致性中间用隔磁材料组装而成。
由于磁极盘和磁槽转子二者直径相同,为了使磁极组磁面斜角45°降到22.5°,也就是转速比由1∶1到2∶1即磁极盘旋转二圈,磁槽转子旋转一圈。
永磁体进入磁极槽初时阻力不大,S、S极相斥而另一边S、N极相吸。
电机中轴上装有功率输出轮,起动装置齿轮,制动装置(刹车盘)有轴承用轴承座固定在不动盘上,2个不动盘中间有多个磁槽转子固定在电机中轴上,还装有齿轮A。
不动盘中间有电机中轴,外围装有传动轴,以轴承,轴承座方式固定,有传动轴平行的支架供盘心轴上的轴承按装,下方有机脚,外围有机壳。
磁槽转子,磁极盘以及附属零件简称一组可装多组,传动轴的多少,磁极组的多少也因磁槽转子直径的改变相应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勋农,未经张勋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9041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直线电机发电机动力电源
- 下一篇:一种集成空调冷却的变频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