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马铃薯的抗旱栽培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80458.7 | 申请日: | 2017-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294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5 |
发明(设计)人: | 齐海英;杨春;杜培兵;白小东;张永福;范向斌;毛向红;张斌;王永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寒区作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22/25 | 分类号: | A01G22/25;A01B79/02;A01C21/00 |
代理公司: | 西安铭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23 | 代理人: | 李振瑞 |
地址: | 037008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马铃薯 抗旱 栽培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马铃薯的抗旱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施足底肥并进行深翻,底肥包括有机肥1500公斤/亩~3000公斤/亩、氮肥施用量以纯氮计8公斤/亩~10公斤/亩、钾肥施用量以氧化钾计8公斤/亩~12公斤/亩、磷肥施用量以五氧化二磷计5公斤/亩~8公斤/亩,翻土深度30cm~50cm;2)除草和起垄,垄高15cm~25cm;3)铺设水肥喷洒装置;4)马铃薯的栽培:马铃薯的种植深度为10cm~20cm;栽种后立即进行施有机肥、氮肥、钾肥和磷肥,并同时施用保水剂;垄沟覆盖秸秆,垄上铺设薄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栽培方法能够有效的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作物栽培方法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山西的马铃薯的抗旱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山西省地处黄土高原,大部分地区属于半干旱气候,春季风力大,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这些气候特点与马铃薯要求的生物学生长特性吻合,同时砂质土壤居多,质地均匀,结构疏松,有利于马铃薯块茎的膨大生长,因此马铃薯成为山西省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但是因为山西省年降水量低;山西省马铃薯产区的地理特点,灌溉条件较差等问题严重的制约了山西省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马铃薯种植方面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马铃薯的抗旱栽培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马铃薯的抗旱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施肥翻地:每年5月份选择前茬未种烟草、番茄、辣椒类茄科作物的土地,施足底肥,并进行深翻,所述底肥包括有机肥1500公斤/亩~3000公斤/亩、氮肥施用量以纯氮计8公斤/亩~10公斤/亩、钾肥施用量以氧化钾计8公斤/亩~12公斤/亩、磷肥施用量以五氧化二磷计5公斤/亩~8公斤/亩,所述翻土的深度为30cm~50cm;
2)地面管理:对翻过土的土地喷洒除草剂;然后起垄,起垄的高度为15cm~25cm,垄的宽度为20cm~40cm,两条垄之间形成垄沟,所述垄沟的宽度为30cm~60cm;
3)铺设水肥喷洒装置:在地头铺设水肥喷洒装置的主管道,在垄沟铺设水肥喷洒装置的支管道,主管道和支管道之间设置有水流量阀;
4)马铃薯的栽培:下雨后或者通过水肥喷洒装置给土地浇水后,将马铃薯栽培在垄上,马铃薯的种植深度为10cm~20cm;然后栽种后立即进行施肥,施肥包括有机肥500公斤/亩~1500公斤/亩、氮肥施用量以纯氮计6公斤/亩~8公斤/亩、钾肥施用量以氧化钾计6公斤/亩~10公斤/亩、磷肥施用量以五氧化二磷计3公斤/亩~5公斤/亩,并在施肥的同时施用保水剂;最后在垄沟上覆盖秸秆,垄上铺设薄膜。
进一步的,所述第2)步中所述的起垄为人工起垄或者机械起垄,每一条垄均间隔2m~4m设置隔沟,所述隔沟将垄两边的垄沟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第3)步的水肥渗透喷洒装置的支管道上设置有喷头,所述喷头将水呈圆周状喷洒在周围的垄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4)步的薄膜,宽度为40cm~70cm,薄膜上每间隔3m~5m直接压土,以固定薄膜;薄膜覆盖后,在薄膜上每间隔30cm~50cm打一渗水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寒区作物研究所,未经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寒区作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8045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