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医疗领域的呼吸内科用化痰止咳雾化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77547.6 | 申请日: | 2017-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991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1 |
发明(设计)人: | 刘琳;郭鲁恒;周旋;何爱建;冯辰;黄博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琳;郭鲁恒;周旋 |
主分类号: | A61M11/00 | 分类号: | A61M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刘红阳 |
地址: | 272100 山东省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医疗 领域 呼吸 内科 化痰止咳 雾化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医疗领域的呼吸内科用化痰止咳雾化器,其结构包括雾化器结构、瓶身、软垫、固定座、防滑垫、套架,本发明一种基于医疗领域的呼吸内科用化痰止咳雾化器,结构上设有雾化器结构,手穿过套架握住瓶身,手指按住把手,挤压杆将第三齿轮逆时针推动,通过齿轮传动,第一齿轮顺时针转动并将挤压块往下压,此时挤压杆底部将压缩块往下压,则雾化器外框架与挤压杆之间的气体从第一通孔往瓶身内部压缩,从而瓶身内部药液从中间流道往上流出,松开把手后,第一止流球与第二止流球下降挡住药液回流,结构相对小巧,携带方便,且进气结构可以为雾化器内部输气,有效地处理了因喷雾后内部出现真空环境造成堵塞。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基于医疗领域的呼吸内科用化痰止咳雾化器,属于化痰止咳雾化器领域。
背景技术
医疗器械是指直接或者间接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体外诊断试剂及校准物、材料以及其他类似或者相关的物品,包括所需要的计算机软件。效用主要通过物理等方式获得,不是通过药理学、免疫学或者代谢的方式获得,或者虽然有这些方式参与但是只起辅助作用。呼吸系统存在病变的病人,往往伴随着咳嗽、多痰,而化痰止咳雾化器,能够将药物雾化,供病人吸入,起到化痰止咳的作用。
但现有化痰止咳雾化器结构相对简单容易造成雾化器因空气压力发生堵塞,从而影响患者使用,且结构相对较庞大,极不方便随身携带。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医疗领域的呼吸内科用化痰止咳雾化器,以解决现有化痰止咳雾化器结构相对简单容易造成雾化器因空气压力发生堵塞,从而影响患者使用,且结构相对较庞大,极不方便随身携带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基于医疗领域的呼吸内科用化痰止咳雾化器,其结构包括雾化器结构、瓶身、软垫、固定座、防滑垫、套架,所述固定座底部设有螺丝孔,所述防滑垫顶部与固定座底部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座顶部设有凹槽,所述瓶身底部与固定座内壁相贴合,所述套架右端与瓶身左端为一体化结构,所述软垫左端与瓶身采用卡槽配合连接,所述瓶身与固定座底部相互垂直,所述瓶身顶部设有外螺纹,所述瓶身顶部与雾化器结构相连接;所述雾化器结构由吸管、压缩块弹簧、压缩块、第一通孔、第二通孔、隔板、第一挤压杆、挤压块、第一齿轮、雾化器外框架、第二齿轮、第三齿轮、第三齿轮、旋转杆、第一挤压杆弹簧、把手、第二挤压杆、第一止流球、第一挡块、内螺纹槽、锁紧帽、第二凸块、第二止流球、第二挡块、进气结构、连接管、喷头、旋转杆、直杆组成,所述雾化器外框架底部与吸管中端外壁采用密封连接,所述吸管中端与第二挡块外壁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第二止流球底部与第二挡块侧端相贴合,所述压缩块外壁与压缩块弹簧内壁采用嵌入式连接,所述吸管上端与压缩块内壁相贴合,所述压缩块顶部与第一挤压杆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挤压杆内壁上下两端设有第一凸块,所述第一挤压杆与压缩块顶部相互垂直,所述第二凸块内壁与挤压杆外壁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第二止流球外壁与吸管内壁为间隙配合,所述压缩块底部与雾化器外框架内壁下端相连接,所述第一挤压杆内壁上端与第一挡块外壁相焊接,所述挤压块底部与第一挡块上端相连接,所述挤压块外壁与第一挤压杆内壁为间隙配合,所述锁紧帽内壁设有内螺纹槽,所述锁紧帽内壁与雾化器外框架外壁中端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第一通孔内壁与雾化器外框架中端相贯通,所述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相互垂直,所述隔板外壁与雾化器外框架内壁相焊接,所述隔板中端与第一挤压杆上端采用密封连接,所述第一挤压杆顶部与挤压块底部采用卡槽连接,所述第一齿轮底部与挤压块顶部相贴合,所述第一齿轮后端与雾化器外框架内壁通过旋杆相连接,所述第一齿轮顶部与第二齿轮底部相啮合,所述第二齿轮左端与第三齿轮顶部通过第三齿轮相连接,所述第三齿轮顶部与第三齿轮底部相啮合,所述第三齿轮下端与把手右端通过第二挤压杆相连接,所述第二挤压杆右端与第三齿轮下端相贴合,所述第二挤压杆外壁与第一挤压杆弹簧相贯通,所述把手右端与雾化器外框架外壁左端通过第一挤压杆弹簧相连接,所述旋转杆前后两端与雾化器外框架上端左侧采用卡槽相连接,所述旋转杆外壁与把手上端相贯通,所述连接管底部与挤压块顶部通过流道相连接,所述连接管右端与直杆内壁相贯通,所述旋转杆左端与直杆右端采用活动连接,所述旋转杆内壁上端与喷头外壁采用卡槽相连接,所述第二凸块顶部与进气结构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琳;郭鲁恒;周旋,未经刘琳;郭鲁恒;周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7754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