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PCB加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75320.8 | 申请日: | 2017-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124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发明(设计)人: | 黄文朝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九龙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3/42 | 分类号: | H05K3/42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高志军 |
地址: | 221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pcb 加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PCB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提供一经过前处理的覆铜板;步骤2:对所述覆铜板进行外层图形制作;步骤3:整板沉铜;步骤4:整板贴覆第一覆盖膜,并在所需位置开窗后进行第一次微蚀;步骤5:在所述第一覆盖膜表面贴覆第二覆盖膜,所述第二覆盖膜单边覆盖开窗区域0.1‑0.2mm;步骤6:钻孔:覆铜板的预塞孔位置钻孔;步骤7:撕除所述第一覆盖膜和第二覆盖膜后进行第二次微蚀。本发明无需单独制作引线,采用薄铜法制作薄铜层的设计,避免了制作引线时存在引线残留、影响线路板性能和蚀刻引线时药水咬蚀正常线路的问题,同时本方法简化了制作工艺,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PCB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印刷电路板的制造过程中,需要通孔来实现内层电路板层间的电连接,通孔通常由钻机来钻设,其加工精度要求较高,钻机钻成通孔后,需要形成电连接的通孔,该通孔经电镀铜成导电层而实现电连接,再将所述通孔做塞孔保护。但对需要形成电连接的通孔进行电镀铜时,存在溅射现象,导致需绝缘的靶标孔被溅射一层厚薄不均的铜,影响电路可靠性,而且蚀刻后会有部分引线残留在电路板单元内;第二次蚀刻时由于线路铜面与基材位置存在高度差,贴膜无法完全覆着板面,蚀刻时药水易由贴膜边缘渗入咬蚀正常线路。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PCB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提供一经过前处理的覆铜板;
步骤2:对所述覆铜板进行外层图形制作;
步骤3:整板沉铜;
步骤4:整板贴覆第一覆盖膜,并在所需位置开窗后进行第一次微蚀;
步骤5:在所述第一覆盖膜表面贴覆第二覆盖膜,所述第二覆盖膜单边覆盖开窗区域0.1-0.2mm;
步骤6:钻孔 :覆铜板的预塞孔位置钻孔;电镀 :将塞孔位的孔铜镀至满足要求
步骤7:撕除所述第一覆盖膜和第二覆盖膜后进行第二次微蚀;
对本发明的进一步描述,铜板的厚度大于10um。
对本发明的进一步描述,铜板表面非干膜区域印刷一层抗蚀油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无需单独制作引线,采用薄铜法制作薄铜层的设计,避免了制作引线时存在引线残留、影响线路板性能和蚀刻引线时药水咬蚀正常线路的问题,同时本方法简化了制作工艺,提高了生产效率。
具体实施方式
发明提供了一种PCB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提供一经过前处理的覆铜板;
步骤2:对所述覆铜板进行外层图形制作;
步骤3:整板沉铜;
步骤4:整板贴覆第一覆盖膜,并在所需位置开窗后进行第一次微蚀;
步骤5:在所述第一覆盖膜表面贴覆第二覆盖膜,所述第二覆盖膜单边覆盖开窗区域0.1-0.2mm;
步骤6:钻孔 :覆铜板的预塞孔位置钻孔;电镀 :将塞孔位的孔铜镀至满足要求
步骤7:撕除所述第一覆盖膜和第二覆盖膜后进行第二次微蚀;
铜板的厚度大于10um。
铜板表面非干膜区域印刷一层抗蚀油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九龙电子工业有限公司,未经徐州九龙电子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7532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