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缓释型鲷科鱼类诱鱼球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68034.9 | 申请日: | 2017-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648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5 |
发明(设计)人: | 任夏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任夏英 |
主分类号: | A01K97/04 | 分类号: | A01K97/04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景弘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9 | 代理人: | 林祥翔;黄以琳 |
地址: | 350500 福建省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诱鱼 中间层 麦芽糖 甲基羟丙基纤维素 麦芽 过碳酸钠 南极虾粉 缓释型 内核层 外表层 鱼骨粉 重量份 富氧 鱼类 玉米粉 麦麸 多层设计 缓慢释放 区域形成 组合配方 乳清粉 饵料 豆粉 核层 进食 制备 氧气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缓释型鲷科鱼类诱鱼球,诱鱼球包含处于中心的内核层、包裹在内核层外表面的中间层、包裹在中间层外表面的外表层组成:内核层和外表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豆粉2‑5份,南极虾粉1‑2份,乳清粉1‑2份,麦麸3‑6份,鱼骨粉2‑5份;玉米粉2‑5份,麦芽3‑6份,过碳酸钠0.5‑1份,甲基羟丙基纤维素0.5‑1份,麦芽糖2‑5份。中间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蚝壳粉2‑5份,南极虾粉1‑2份,鱼骨粉2‑5份,麦芽3‑6份,麦芽糖2‑5份。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有益效果是:利用过碳酸钠和甲基羟丙基纤维素的组合配方,使诱鱼球在水下缓慢释放出氧气,在诱鱼区域形成富氧区,通过气泡和饵料诱鱼,利用富氧的环境促进鲷科鱼进食,通过多层设计,延长诱鱼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鱼饵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缓释型鲷科鱼类诱鱼球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钓鱼运动发展至今受到大众广泛喜爱,在钓鱼过程中如何诱鱼集鱼是影响鱼儿上钩的关键,在沿海地区鲷科鱼类是海钓的主要对象鱼种之一,主要有黑鲷、黄鳍鲷、真鲷等品种,分布广且肉质鲜美,是钓鱼人的一大喜好,但是在海钓过程中如何迅速诱鱼并持久集鱼是一大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鲷科鱼类的诱鱼集鱼问题,而提供一种缓释型鲷科鱼类诱鱼球。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
一种缓释型鲷科鱼类诱鱼球,诱鱼球包含处于中心的内核层、包裹在内核层外表面的中间层、包裹在中间层外表面的外表层组成:
内核层和外表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豆粉2-5份,南极虾粉1-2份,乳清粉1-2份,麦麸3-6份,鱼骨粉2-5份;玉米粉2-5份,麦芽3-6份,过碳酸钠0.5-1份,甲基羟丙基纤维素0.5-1份,麦芽糖2-5份。
中间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蚝壳粉2-5份,南极虾粉1-2份,鱼骨粉2-5份,麦芽3-6份,麦芽糖2-5份。
优选地,缓释型鲷科鱼类诱鱼球直径为8-16cm;内核层、中间层、外表层的厚度比为5:2:1。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缓释型鲷科鱼类诱鱼球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称取组成内核层和外表层的原料,混合均匀得到第一备用料,称取组成中间层的原料,混合均匀得到第二备用料;
2)、按内核层所需用量,取第一备用料利用压膜机压实成球形;
3)、将第二备用料放入包衣锅中,加热至110-130℃,将球状内核层导入包衣锅中制得半成品诱鱼球;
4)、将半成品诱鱼球包裹第一备用料,用压膜机压实制得诱鱼球成品。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有益效果是:利用过碳酸钠和甲基羟丙基纤维素的组合配方,使诱鱼球在水下缓慢释放出氧气,在诱鱼区域形成富氧区,通过气泡和饵料诱鱼,利用富氧的环境促进鲷科鱼进食,通过多层设计,延长诱鱼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予以说明。
实施例一:
1)、按质量份数计,取豆粉2份,南极虾粉1份,乳清粉1份,麦麸3份,鱼骨粉2份;玉米粉2份,麦芽3份,过碳酸钠1份,甲基羟丙基纤维素1份,麦芽糖2份。放置于搅拌机中搅拌均匀得到第一备用料。
按质量份数计,取蚝壳粉2份,南极虾粉1份,鱼骨粉2份,麦芽3份,麦芽糖2份。放置于搅拌机中搅拌均匀得到第二备用料。
2)、称取足量第一备用料放置于5cm球形模具内,利用压膜机将模具内的第一备用料,压成直径为5cm的实心内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任夏英,未经任夏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6803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钓鱼小药
- 下一篇:一种鲢鱼饵料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