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镁合金表面蓝色自封孔陶瓷层及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60689.1 | 申请日: | 2017-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857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9 |
发明(设计)人: | 周曰政;杨魏;柳卫兵;望运洲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宏箭轻合金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D11/30 | 分类号: | C25D11/30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成钢 |
地址: | 4431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陶瓷层 微弧氧化陶瓷层 镁合金表面 自封 制备 着色剂 微弧氧化电解液 掺杂金属元素 金属元素掺杂 掺杂氧化镁 光学设备 金属元素 力学性能 产业化 电参量 光干涉 耐蚀性 调控 军工 应用 | ||
一种镁合金表面蓝色自封孔陶瓷层由Ti掺杂氧化镁组成,厚度为5~30µm,Ti含量为0‑10 at.%;制备方法通过调控微弧氧化电解液中着色剂含量以及电参量,可实现微弧氧化陶瓷层中掺杂金属元素含量的调控,利用金属元素的光干涉作用,进而形成蓝色微弧氧化陶瓷层,其金属元素掺杂含量为0‑10at.%,陶瓷层厚度为5~30µm。本发明的优点是,蓝色陶瓷层具有自封孔特征,相比于已有的镁合金表面白色微弧氧化陶瓷层,耐蚀性和力学性能得倒大幅改善,更适用于产业化推广,可在3C产品、装饰、军工和光学设备等领域获得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表面兼具防护与装饰涂层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陶瓷层中掺杂元素形成光的干涉,实现镁表面具有优异防护性能的蓝色微弧氧化陶瓷层制备方法,在3C、装饰、军工等领域具有较大应用潜力。
背景技术
镁(Magnesium)是自然界中一种含量极其丰富的元素,也是最轻和最易机加工的结构金属,具有许多优异的性能,如高的比强度和比模量、良好的可铸性、可焊性、高延展性、高热导电导率、高尺寸稳定性、优异的阻尼性能等。目前金属镁已经在3C产品上得到广泛的应用,手机外壳、笔记本外壳上都有镁产品的应用。由于镁的化学活性强、硬度低,严重地制约了其在3C产品上的应用。表面改性技术是改善镁合金性能的一个有效手段,目前最有潜力的是微弧氧化技术。但镁合金微弧氧化陶瓷膜层最为成熟的工艺是制备白色的膜层,难以满足3C产品的应用要求。因此,开发镁合金表面蓝色微弧氧化膜层可丰富镁合金表面微弧氧化膜层的颜色体系,同时也能为完善微弧氧化膜层的形成理论提供技术支持。在将微弧氧化用于装饰性方面,国内外鲜见报道。本专利申请工作研究了不同工艺条件对镁合金蓝色氧化膜层结构和耐蚀性能的影响,制备出了耐蚀性优良、膜层色彩鲜艳的蓝色微弧氧化膜层。兼顾了镁合金表面处理的耐蚀性和装饰性。
微弧氧化着色技术的原理简单概括为将被处理的镁合金制品做阳极,使被处理样品表面在脉冲电场的作用下产生微弧放电,在基体上生成一层与基体以冶金形式相结合的包含氧化镁和着色盐化合物的陶瓷层。在电解着色中金属盐是色素的来源。而在阳极氧化着色中,采用的是二次着色,即先对基体进行阳极氧化处理,获得氧化膜层后再进行着色和封孔等处理。微弧氧化的着色原理与上述两种方法不同,着色溶液中的金属盐在电解液里直接参与电化学反应和化学反应,因此,在选择微弧氧化着色盐时,必须要从化学反应后得到的化合物能否呈现颜色角度来考虑。通过添加发色成分使微弧氧化膜色彩具有多样性,氧化膜的颜色取决于陶瓷膜的成分。从陶瓷发色原理来讲,陶瓷膜的发色成分是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存在,可以是以简单离子着色(在可见光范围内有选择地吸收),如Cu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宏箭轻合金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北宏箭轻合金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6068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辊轴式鼠笼辊
- 下一篇:一种超声波电镀金刚石钻头的加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