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洋葱的贮藏保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56524.7 | 申请日: | 2017-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641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1 |
发明(设计)人: | 薛随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薛随芳 |
主分类号: | A23B7/00 | 分类号: | A23B7/00;A23B7/04;A23B7/14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00 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洋葱 贮藏 贮藏保鲜 休眠期 荫棚 阴凉 气调贮藏 塑料薄膜 席子 不接触 冷藏库 二氧化碳 淋雨 木架 装筐 地势 通风 保鲜 排水 入库 房屋 封闭 损害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洋葱的贮藏保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持藏;选阴凉、干燥、通风的房屋或荫棚下,将洋葱辫挂在木架上,不接触地面,四周用席子围上,防止淋雨贮藏中不倒动;步骤2、垛藏;垛藏应选择地势高燥、排水良好的场所;步骤3、冷藏库贮藏,须在8月中下旬洋葱出休眠期之前入库贮藏;步骤4、气调贮藏,在洋葱出休眠期之前十天左右,将洋葱装筐在通窖或荫棚下码垛,用塑料薄膜帐封闭,每垛500~1000kg,维持3%~6%氧和8%~12%的二氧化碳,抑芽交果明显。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按照本发明的方法操作,洋葱保鲜时间长,不用损害,贮藏效果更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洋葱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洋葱的贮藏保鲜方法。
背景技术
洋葱按皮色可分为黄皮、红(紫)皮及白皮三种,按形状可分为扁圆和凸圆两类。黄皮扁圆类型属中熟或晚熟,肉质白里带黄,细嫩柔软,甜而稍带辣味,水分较少,品质好,休眠期长,耐贮藏,如天津黄皮、辽宁黄玉等。红皮类型晚熟,肉质不如黄皮细嫩,水分较多,质地较脆,辣味里,耐藏性较关,其中球形的比扁圆的耐贮藏。白皮类型为早熟种,鳞茎较小,产量较胝,肉柔嫩,容易发芽,不耐贮藏。
洋葱食用部分是肥大的鳞茎,有明显的休眠期。收获后外层鳞片干缩成膜质,能阻止水分进入内部,有耐势耐干的特性。洋葱在夏季收获后,即进入休眠期,生理活动减弱,遇;到适宜的环境条件,鳞茎也不发芽。洋葱的休眠期一般为1.5~2.5个月,因品种不同而异。休眠期过后,遇适宜条件便萌芽生长。一般在9~10月份鳞茎中的养分向生长点转移,致使鳞茎发软中空,品质下降,失去食用价值。因此,使洋葱长期处于休眠状态、抑制发芽,是贮藏洋葱的关键问题。休眠期后的洋葱适应冷凉干燥的环境。温度维持在0~-1摄氏度,相对湿度低于80%才能减少贮藏中的损耗。如收获后遇雨,或未经充分晾晒,以及贮藏环境湿度过高,都易造成腐烂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洋葱的贮藏保鲜方法,经济效益高,适合普遍推广使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洋葱的贮藏保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持藏。选阴凉、干燥、通风的房屋或荫棚下,将洋葱辫挂在木架上,不接触地面,四周用席子围上,防止淋雨贮藏中不倒动。此法通风好腐烂少,但休眠期过后陆续发芽,因此要在休眠期结束前上市。
步骤2、垛藏。垛藏洋葱在天津、北京、河北唐山一带有悠久的历史,贮期长,交果好。垛藏应选择地势高燥、排水良好的场所。先在地面上垫上枕木,上面铺一层秸秆,秸秆上面放葱辫,纵横交错摆齐,码成长方形垛。一般垛长5~6米,宽1.5~2米,高1.5米,每垛5000公斤左右。垛顶覆盖3~4层席子或加一层油毡,四周围上2层席子,用绳子横竖绑紧。用泥封严洋葱垛,防止日晒雨淋,保持干燥,如发现漏雨应拆垛晾晒。封垛后一般不倒垛,如垛内太湿可视天气情况倒垛,如垛内太湿可视天气情况倒垛1~2次,必须注意倒垛要在洋葱出休眠期前进行,否则会引起发芽。贮藏到10月份以后,视气温情况,加盖草帘防冻,寒冷地区应转入库内贮藏。
步骤3、机械冷藏库贮藏。冷藏库贮藏,是当前洋葱较好的贮藏方式。采用此方法时,须在8月中下旬洋葱出休眠期之前入库贮藏。筐装码垛或架藏或装入纺织袋内架贮或码垛贮藏。维持0摄氏度左右的温度,可以较长期贮藏。但由于冷藏库湿度较高,鳞茎常会长出不定根。
步骤4、气调贮藏。在洋葱出休眠期之前十天左右,将洋葱装筐在通窖或荫棚下码垛,用塑料薄膜帐封闭,每垛500~1000kg,维持3%~6%氧和8%~12%的二氧化碳,抑芽交果明显。如在冷库内气调贮藏,并将温度控制在0~-1摄氏度,贮藏效果更好。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按照本发明的方法操作,洋葱保鲜时间长,不用损害,贮藏效果更好。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薛随芳,未经薛随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5652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牡蛎自动开壳装置
- 下一篇:野菱角藤的工艺制作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