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精度直刃刀具后刀面加工及修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56255.4 | 申请日: | 2017-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025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5 |
发明(设计)人: | 陈云清;马爽;吴岩;赵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航空精密机械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24B1/00 | 分类号: | B24B1/00;B24B3/6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76***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转轴 转角 后刀面 刀具 磨削平面 直刃刀具 俯仰轴 前刀面 磨削 修磨 锥角 角度转动 旋转摆动 逐渐缩小 摆动轴 表查询 错误率 工具磨 拉平 移动 查表 后角 算法 抬起 相等 正转 刀刃 加工 机床 相交 转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精度直刃刀具后刀面加工及修磨方法。对于锥角为θ的刀具,将其安装在工具磨机床自转轴上,旋转摆动轴;再将俯仰轴抬起;调整自转轴转角,将前刀面在x轴方向拉平,将此时自转轴角度作为基准;通过算法或查表得到自转轴转动角度,并根据该角度转动自转轴;移动x轴对后刀面进行磨削,逐渐缩小刀具与磨削平面距离,直至前刀面与磨削平面相交,产生完整刀刃;逐渐正转自转轴,并移动x轴进行磨削。本方法的操作步骤简单,便于推广,而且摆动轴转角与俯仰轴转角与刀具锥角和后角相等,仅有自转轴角度需要对表查询,易于减少操作人员在操作错误率,非常具有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产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高精度直刃刀具后刀面加工及修磨方法。
背景技术
孔口倒角是加工过程中的常见工艺,但是对于一些特殊的孔,例如某舵机堵头孔倒角为90°±15′,其上下均为精密孔(如图1所示),所需倒角刮刀属于典型的圆锥形直刃刀具,形状相对简单、精度要求高,但不属于常用刀具,需要向刀具厂商定做,价格昂贵。对于磨损的刀具,市场上没有专门的磨刀机进行修磨。
该刀具通常利用工具磨机床,在满足锥角精度要求的圆锥上,通过磨削方式加工出前刀面及后刀面,其中前刀面必然为过圆锥轴线的平面,可方便的在工具磨机床进行加工。但在后刀面加工过程中,为保证圆锥精度,刀刃必须完全平行于磨削平面。由于工具磨机床的三个转轴均与刀刃不平行,三个转轴需要配合转动,通常方法是将旋转轴旋转为锥角的一般度数,俯仰轴选择一定的角度固定,通过在后刀面上进行试切,逐渐调整自转轴角度,使磨削痕迹与刀刃平行,然后调整刀刃和磨削平面的距离进行后刀面加工。当刀具磨损后,通过同样方法对后刀面进行修磨。
此方法自转轴的调整精度完全由操作者操作水平决定,尤其是当刀具磨损后,刀刃受到破坏,已有部分刀刃偏离理论位置,该方法的精度会受到极大的影响。而且在调整刀具与切削平面距离时距离过近,或调整自转角度时调整过大,经常会进一步破坏切削刃,严重时会导致刀具无法被修复。以上问题也导致操作者在操作时会趋于保守,调整过程很慢,通常需要20分钟,并且调整角度一般会偏小。因此通过该方法对后刀面进行加工,精度和效率均不理想。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长径比套筒式棒体滑动阻力测量设备。本发明为大长径比套筒式棒体内外筒体分离阻力及闭合阻力值的测量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实现了大长径比套筒式棒体产品滑动阻力值的实时在线监测。实现了对大长径比套筒式棒体内外筒体相对旋转时,扭矩值的监测。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体为:
一种高精度直刃刀具后刀面加工及修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准备所需工具磨机床,该工具磨机床需具有摆动、俯仰、自转三个相互正交的转轴,且自转轴随俯仰轴运动,俯仰轴随摆动轴运动;所需工具磨机床需具有X轴及Y轴;
2)对于锥角为θ的刀具,将其安装在工具磨机床自转轴上,旋转摆动轴使刀轴与切削平面夹角再将俯仰轴抬起β度(β等于后角α0);其中,α为刀轴摆动角,θ为刀具锥角;
3)调整自转轴转角,将前刀面在x轴方向拉平,将此时自转轴角度作为基准;
4)通过算法或查表得到自转轴转动角度,并根据该角度转动自转轴;
5)移动x轴对后刀面进行磨削,逐渐缩小刀具与磨削平面距离,直至前刀面与磨削平面相交,产生完整刀刃;
6)逐渐正转自转轴,并移动x轴进行磨削。
进一步地,上述步骤4)中自转轴转动角度算法如下:
a)摆动角等于刀具锥角的一半;
b)计算拉平前刀面时前刀面的法向量n1;
c)计算磨削后刀面时前刀面所在法向量n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航空精密机械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航空精密机械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5625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轴承的抛光工艺
- 下一篇:片簧的精密再加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