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悬臂辊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55771.5 | 申请日: | 2017-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304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8 |
发明(设计)人: | 王长洪;王万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长友特钢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8/60 | 分类号: | C22C38/60;C22C38/44;C22C38/02;C22C38/58;C22C38/04;C22C33/04;C21D8/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科知维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70 | 代理人: | 许益民 |
地址: | 225700 江苏省泰***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悬臂辊 重量百分比 使用寿命 制造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悬臂辊及其制造方法,悬臂辊的化学组分及其重量百分比为:碳0.30~0.39%,锰1~2%,硅1~1.8%,铬27~29%,镍47~49%,钨4~6%,硫0.25~0.35%,磷0.3~0.5%,余量为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本发明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悬臂辊性能不佳、使用寿命比较短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材冶炼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悬臂辊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悬臂辊例如可被使用于炼钢领域的步进加热炉,以轧钢加热炉为例,悬臂辊的作用是引导钢坯的出、入,把钢坯送入粗轧轧机。但是,在使用中发现这种悬臂辊存在以下缺点:1.由于炉内温度高达1100°c,在运转过程中热胀冷缩的作用下辊头经常焊口开裂,辊头断裂;2.辊头材质为45#钢,在高温作用下的快速氧化,辊身抗磨强度大大降低,经常磨漏,漏水,直到辊头脱落;3.辊头漏水故障直接影响加热炉炉内耐火材料使用寿命;4.辊头脱落后,辊道速度达不到,严重影响生产节奏。因此,如何提高加热炉悬臂辊的使用寿命、减少备件消耗、降低故障发生率及减少职工劳动强度,多年来已成为棒材车间需要解决的重要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悬臂辊及其制造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悬臂辊性能不佳的问题。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悬臂辊,该悬臂辊的化学组分及其重量百分比为:碳0.30~0.39%,锰1~2%,硅1~1.8%,铬27~29%,镍47~49%,钨4~6%,硫 0.25~0.35%,磷 0.3~0.5%,余量为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悬臂辊的化学组分及其重量百分比为:碳0.33%,锰1.5%,硅1.2%,铬28%,镍48%,钨5%,硫0.3%,磷0.4%,余量为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如上所述的悬臂辊的制造方法,该悬臂辊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冶炼工艺:按照上述化学组分及其重量百分比配置钢材原料,在电弧炉中进行初步熔炼,熔炼完成后将钢水置于精炼炉中对钢水进行精炼,精炼温度为1590~1650℃;检测并调整各化学组分含量至合格后,调节温度至1500~1560℃出钢,采用模铸形式浇注成钢锭;
(2)锻造工艺:加热钢锭至1200~1250℃,保温时间7~9小时;然后锻造成辊坯,并对辊坯进行热处理和车削加工;
(3)调质淬火处理及机械加工:对步骤(2)得到的辊坯进行调质淬火处理;该调质脆火处理的淬火温度970~990℃,淬火时间8~14h,回火温度580℃~630℃,回火时间10~20小时,且调质淬火处理后精车热轧辊工作面到规定尺寸;以及
(4)最终热处理:在1010~1060℃的温度下对热轧辊进行整体淬火处理,冷却方式为喷水冷却;以及,将热轧辊进行回火处理,回火温度为500~550℃,然后空冷至室温;回火完成后,按照所需尺寸对热轧辊的各部位再次进行精加工,得到该悬臂辊。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步骤(4)中,淬火时间为2~6小时,回火时间为45~80小时。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步骤(4)中,回火处理重复三次,三次回火总时间共计45~80小时。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步骤(1)中初步熔炼时,原料的投放批次顺序为:铬和锰、镍、钨、其余剩余成分,其中各批次投入组分的时间间隔为15~25分钟,投料后搅拌均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合理的选择及调配化学成分及其含量,再来配合合理的热处理方法及工艺,使得获得的悬臂辊具有最佳的机械性能和使用性能,具体如下具有以下有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长友特钢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长友特钢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5577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