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ARM技术的模块化IO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55456.2 | 申请日: | 2017-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576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4 |
发明(设计)人: | 王永贵;廖亮;郭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零点自动化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 |
代理公司: | 成都弘毅天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51230 | 代理人: | 李小金 |
地址: | 612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arm 技术 模块化 io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业自动控制系统领域
背景技术
20世纪60年代后,传统工业中需要人力操控的环节逐渐被工业自动控制系统所取代,自动控制系统凭借其劳动力消耗少,控制精确等优点成为了业界主流,随着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工业控制领域的技术追求更加快速、精简和节能的目标,目前,工业界底层控制系统许多还处于低智能化,数据交换速率低下,耗能较高的水平,ARM架构技术便应运而生,ARM架构被称为进阶精简指令集机器,其广泛地应用在许多嵌入式系统设计里,申请号CN201611043907.1于2016年7月13日公告,名为一种ARM处理器与FPGA双向数据传输的实现方法的中国专利,采用ARM处理器的EIM接口构成信号,引入GPIO管脚,构建了一个与FPGA双向并行数据传输接口。
正如上述讲述的ARM处理器与FPGA双向数据传输方法,只能满足与现场设备的单通道数据传输,在需要控制多个现场设备的场合就显得效率不高且传输速度不够快。
故设计一种具有多个子模块、节能型好、传输速度快同时具有实时性的工业自动控制系统很有现实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有工业底层自动控制系统存在的数据刷新与交换速度慢,实时性不好,节能性差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ARM技术的模块化IO系统,能够同时控制多个现场设备,完成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的转换与快速传输,通过LED显示现场设备工作状态,具有数据实时性好、控制子模块多、节能性优异的特点。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ARM技术的模块化IO系统,包括了1个主通讯模块和4个IO子模块,主通讯模块有多种不同的协议可选择,以便支持不同的控制平台,所述IO子模块采集现场信号,通过现场总线或实时以太网将信号传输到高级别的控制系统中,同时将控制系统输出信号经过IO子模块输出到现场设备。
主通讯模块有多种不同的协议可支持,包括:Modbus-RTU/Modbus-TCP/CANopen/C C-Link/Profibus-DP/Profinet-IO/EtherCAT/EtherNET-IP/DeviceNET/CC-Link-IE等市场主流协议。所述主通讯模块由电源电路、通讯处理器、应用处理器、现场及内部总线接口、外围晶体及复位电路等组成,通讯处理器通过总线或以太网接口和控制系统交换数据,应用处理器通过16位并行总线和通讯处理器交换数据,应用处理器通过内部高速串行总线和IO子模块交换数据,电源电路、晶振及复位电路为其他模块提供能量和基础时钟信号。
所述IO子模块由输入采集电路、内部总线接口、输出驱动电路、应用处理器、LED驱动模块、电源电路、晶振及复位电路组成。输入采集电路负责采集现场信号,转换后数据进入到应用处理器,应用处理器为中心电路负责和其他模块通讯,输出驱动电路用于将输出信号放大以便驱动现场设备,内部总线接口负责与主通讯板交换本地数据,LED驱动模块用于指示现场输入输出的情况,现场维修及调试可直接观察LED指示灯判断是否工作正常,电源电路、晶振及复位电路为其他电路提供能量及基础时钟信号。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采用了主通讯模块连接多个IO子模块的结构,解决了现有自动控制系统只能一对一控制现场设备的技术问题,。
2.本发明支持多种市场主流通讯协议,适用范围广。
3.本发明主通讯模块结构划分清晰简单,降低了延时与功耗,同时采用并行与串行的模块间连接方式,每个内部总线接口单独和IO子模块通讯,提高数据刷新速度与数据交换速度,满足实时性要求。
4.本发明IO子模块的输入输出电路均满足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间的转换,适用于各种场合,同时配备有LED驱动模块,使现场设备工作情况更加直观。
附图说明
本发明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
图1是本发明的IO系统框图;
图2是本发明的通讯板框图;
图3是本发明的IO子模块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的理解发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零点自动化系统有限公司,未经四川零点自动化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5545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