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等高线负向地貌智能识别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40723.9 | 申请日: | 2017-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218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发明(设计)人: | 杨爱明;张力;马能武;马瑞;谢明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江空间信息技术工程有限公司(武汉)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 42001 | 代理人: | 王敏锋 |
地址: | 43001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等高线 地貌 智能 识别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等高线负向地貌智能识别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进行等高线封闭处理;顺序查找封闭等高线,设为La;基于线缓冲区获取La相邻等高线Lb;根据等高线La和Lb的高程值,相互包含关系,以及Lb的闭合性判断La和Lb的类型(正向地貌,负向地貌和存疑待定),判断完后进行循环处理,直至全图等高线判断完;对标记存疑的等高线再进行如上判断;实现等高线负向地貌的智能识别。本发明克服了利用现有技术将国标地形图数据转换为军标数据进行地图出版时,不能自动识别等高线负向地貌、添加洼地示坡线的缺点;具有计算和判断方法快,识别率高,降低人工参与程度,满足国标地形数据转换为军标数据进行地图生产的应用需求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等高线负向地貌智能识别方法,更具体说它是一种用于国标地形图数据转换为军标数据进行地图出版时的等高线负向地貌(洼地)全自动判断方法。
背景技术
采用国标地形图数据转换为军标数据进行地图出版时,需要对等高线负向地貌进行判断,并添加洼地示坡线。由于(1)国标数据中等高线没有负向属性项,人工进行判断工作量大且容易遗漏;(2)目前现有等高线判断和识别方法识别率不高,且人工参与比重较大;(3)现有生产软件中尚没有等高线负向地貌全自动判断的功能。
因此,为了在军用地形图生产中充分利用现有的国标地形图上数据,提高军标地形图出版的正确性和效率,进行等高线负向地貌自动判断十分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等高线负向地貌智能识别方法,计算和判断方法较快,识别率较高,大大降低了等高线负向地貌识别过程中人工参与的程度,满足国标地形数据转换为军标数据进行地图生产的应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等高线负向地貌智能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进行等高线封闭处理;
步骤2:顺序查找封闭等高线,设为La;
步骤3:基于线缓冲区获取La相邻等高线Lb;
步骤4:根据等高线La和Lb的高程值,相互包含关系,以及Lb的闭合性判断La和Lb的类型;判断完后对下一条封闭等高线进行循环处理(循环步骤2至步骤4);
步骤5:对存疑标记的等高线再进行如上判断(循环步骤2至步骤4),仍不能确定存疑标记的等高线类型时进行人工判定,直至全图所有等高线判断完毕;实现等高线负向地貌的智能识别。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1中,当同高的等高线之间距离小于设定值(设定值一般设定为0.5mm)时,将同高的等高线进行连接或闭合;
当同高的等高线之间距离大于设定值,不进行处理,标记此等高线为不封闭。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2中,对所有等高线按照数据存储顺序进行标号,顺序查找等高线,若封闭,将此封闭的等高线设为La。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3包括如下内容:
(1)设置线缓冲区大小,构建La的线缓冲区;
(2)判断线缓冲区与其它等高线的相交关系,若线缓冲区内没有相交等高线,增大线缓冲区大小,继续进行判断;若线缓冲区内有多条相交等高线,减小线缓冲区大小,继续进行判断;直至线缓冲区内有且仅有一条相交等高线,将此相交等高线设为Lb。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4中,等高线类型包括正向地貌,负向地貌和存疑待定。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4中,判断La和Lb的类型包括如下内容:
(1)高程值LaLb
如果La不包含Lb,则为负向地貌,La类型中输入负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江空间信息技术工程有限公司(武汉),未经长江空间信息技术工程有限公司(武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4072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安全强固的便携操作终端及系统
- 下一篇:水果的压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