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通便茶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711238991.7 | 申请日: | 2017-11-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458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7 |
| 发明(设计)人: | 戚敏;戚荣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戚家山茶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23F3/14 | 分类号: | A23F3/1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5318 浙江省宁波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野菊花 清洗 高温高压 薄荷叶 绿茶粉 通便茶 综合粉 烘干 熬制 滤渣 制备 过滤 麦芽 成品绿茶 润肠通便 制备过程 乌梅 赤小豆 寒凉性 荷叶粉 莱菔子 麦芽粉 乌梅肉 复配 荷叶 切丝 清肠 绿茶 损伤 饮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便茶及其制备方法,制备过程包括:将成品绿茶、薄荷叶粉碎得绿茶粉和薄荷叶粉;将荷叶、乌梅肉、麦芽和麦门冬清洗、烘干和粉碎得荷叶粉、乌梅粉、麦芽粉和麦门冬粉;将野菊花清洗、切丝和烘干得野菊花丝;将赤小豆、莱菔子等清洗、粉碎后与水一起进行高温高压熬制后进行过滤得滤渣和第一滤液;将滤渣再次与水一起进行高温高压熬制进行过滤得第二滤液;将第一、第二滤液混合后进行真空干燥后粉碎得综合粉体;综合粉体、绿茶粉、野菊花丝等混合均匀得清肠功能性复配绿茶。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没有过于寒凉性的物质,不会损伤人体的正气,长期饮用能够获得很好的润肠通便的功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便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便秘是临床常见的复杂症状,主要是指排便次数减少、粪便量减 少、粪便干结、排便费力等。便秘在人群中的患病率高达30%,但只 有一小部分便秘者会就诊。便秘可以影响各年龄段的人,女性多于男 性,老年多于青、壮年。因便秘发病率高、病因复杂,患者常有许多 苦恼,便秘严重时会影响生活质量,便秘患者由于粪块长时间滞留肠 道,异常发酵,腐败后可产生大量有害的毒素,易生痤疮、面部色素 沉着、皮疹等;毒素导致大肠水肿,下半身血液循环减慢,易形成梨 形身材及胖肚子;毒素的聚集可引起口臭和体臭;特别是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患者,严重便秘的肛门怒挣可使血压急剧上升,造成中风甚至猝死。
传统的清肠茶多以中医苦寒泻下功效的成份构成或是刺激性西药泻剂,虽然可以及时缓解便秘的痛苦,但是极易损伤人体的正气、津液,导致饮用者身体虚弱。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便茶及其制备方法,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制备的通便茶没有过于寒凉性的物质,不会损伤人体的正气、津液,长期饮用能够获得很好的润肠通便的功效。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提供一种通便茶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 将加工好的成品绿茶、薄荷叶粉碎得绿茶粉和薄荷叶粉;将荷叶、乌 梅肉、麦芽和麦门冬清洗、烘干和粉碎得荷叶粉、乌梅粉、麦芽粉和 麦门冬粉;将野菊花清洗、切丝和烘干得野菊花丝;将赤小豆、绿豆、 莱菔子和白果清洗、粉碎后放入密闭容器中,按照固液比为1:(5-10) 与水一起进行高温高压熬制后进行第一过滤得滤渣和第一滤液;将滤 渣再次放入密闭容器中按照固液比为1:(5-10)与水一起进行高温高 压熬制进行第二过滤得第二滤液;将第一滤液和第二滤液混合后进行 真空干燥后粉碎得综合粉体;将综合粉体、绿茶粉、薄荷叶粉、荷叶 粉、乌梅粉、麦芽粉、麦门冬粉和野菊花丝混合均匀得清肠功能性复 配绿茶。制备中所用到的原料重量份数为:绿茶50-100份,荷叶30-80 份,乌梅肉20-60份,野菊花20-50份,麦芽20-50份,麦门冬5-15份,赤小豆20-50份,绿豆10-20份,莱菔子5-10份,白果5-10份 和薄荷叶5-10份。
优选地,制备中所用到的原料重量份数为:绿茶60-90份,荷叶30-50 份,乌梅25-50份,野菊花25-40份,麦芽25-40份,麦门冬5-10份, 赤小豆30-35份,绿豆10-15份,莱菔子5-8份,白果7-10份和薄荷 叶8-10份。
优选地,将所述荷叶、乌梅肉、麦芽和麦门冬清洗后在65-80摄氏度 烘干5-8h。
优选地,所述绿茶粉、薄荷叶粉、荷叶粉、乌梅粉、麦芽粉、麦门冬粉和综合粉体的大小为50-200目。
优选地,所述野菊花丝长度为1.5-2cm,切丝后在50-80摄氏度烘干2-6h。
优选地,所述赤小豆、绿豆、莱菔子和白果粉碎的大小为30-60目。
优选地,在80-100摄氏度下进行所述高温高压熬制3-8h。
优选地,采用90-200目的工业滤布进行所述第一过滤和第二过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戚家山茶叶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戚家山茶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3899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