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降低油炸薯片中丙烯酰胺和5-羟甲基糠醛含量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36749.6 | 申请日: | 2017-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134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1 |
发明(设计)人: | 张晖;齐雅静;吴港城;齐希光;王立;钱海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L19/18 | 分类号: | A23L19/18;A23L33/105;A23L5/2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阳光惠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211 | 代理人: | 张勇 |
地址: | 21412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降低 油炸 片中 丙烯酰胺 甲基 糠醛 含量 方法 | ||
本发明涉一种降低油炸薯片中丙烯酰胺和5‑羟甲基糠醛含量的方法,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马铃薯洗净去皮后,用切片机切成1.2‑2.5mm厚的均匀薄片,在85‑95℃热水中烫150‑300s,之后在0.003%‑0.03%的原花青素溶液中室温浸泡10‑20min,沥干或擦干后,在165‑180℃棕榈油中炸240‑300s,用HPLC‑MS/MS法测定丙烯酰胺含量,HPLC‑UV法测定5‑羟甲基糠醛含量。本方法在油炸薯片中添加了具有出色抗氧化、抗癌、抗炎等多种生物活性的原花青素,不仅能够降低油炸薯片中30‑50%的丙烯酰胺含量和35‑55%的5‑羟甲基糠醛含量,提高了食品的安全性,而且强化了产品的保健作用,且并不影响产品的感官品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降低油炸薯片中丙烯酰胺和5-羟甲基糠醛含量的方法,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丙烯酰胺具有较强的神经毒性和生殖毒性,在1994年就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 列为人类潜在的致癌物(2A类)。5-羟甲基糠醛在体内可代谢为5-羟甲基糠醛次硫酸盐,后者具有较强的致突变、致癌活性。食品的热加工过程伴随着美拉德反应、焦糖化反应的发生,这些反应在赋予食品诱人色泽和风味的同时,也会生成诸如丙烯酰胺、5-羟甲基糠醛等有毒有害的物质。而薯片被认为是丙烯酰胺含量最高的一种食品。
目前关于降低食品中丙烯酰胺含量有诸多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改变食材原料、优化加工工艺、添加抑制剂等,在这些方法中,有的方法(如添加阳离子)可以大幅降低丙烯酰胺的含量,却使得5-羟甲基糠醛含量倍增;更多的方法由于减弱了美拉德反应,导致食品色泽等感官品质不能达到正常要求。为了避免上述缺陷,现有技术中采用原花青素浸泡的方法抑制油炸食品中丙烯酰胺,如专利CN106562176A,但是抑制率低,抑制率紧为为16.38-18.07%。因此,如何同时并且高效降低丙烯酰胺和5-羟甲基糠醛两种危害物含量,同时不影响食品品质的薯片加工方法,非常有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同时降低鲜切油炸薯片中丙烯酰胺和5-羟甲基糠醛含量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马铃薯洗净去皮,切片;
(2)将步骤(1)中切好的马铃薯片过热水;
(3)将在步骤(2)中烫过的马铃薯片,于原花青素溶液中浸泡;
(4)干燥马铃薯片;
(5)油炸干燥的马铃薯片。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步骤(3)中,是将烫过的马铃薯,于0.003%-0.03%的原花青素溶液中,室温浸泡10-20min;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原花青素的来源为葡萄籽、高粱麸皮、蔓越莓、可可豆、蓝莓中的一种或几种。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步骤(2)中,将步骤(1)中切好的马铃薯片在85-95℃热水中烫150-300s。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步骤(5)中,将干燥的马铃薯片在165-180℃棕榈油中油炸 240-300s。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一种同时降低鲜切油炸薯片中丙烯酰胺和5-羟甲基糠醛含量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马铃薯洗净去皮,用切片机切成1.2-2.5mm厚的均匀薄片;
(2)将步骤(1)中切好的马铃薯片在85-95℃热水中烫150-300s;
(3)将在步骤(2)中烫过的马铃薯片,于0.003%-0.03%的原花青素溶液中,室温浸泡 10-20min;
(4)经步骤(3)浸泡过的马铃薯片沥干或擦干;
(5)将经步骤(4)干燥的马铃薯片在165-180℃棕榈油中油炸240-300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3674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