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池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36703.4 | 申请日: | 2017-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605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7 |
发明(设计)人: | 席红梅;张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能源(无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34 | 分类号: | H01M2/34 |
代理公司: | 北京永新同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76 | 代理人: | 钟胜光 |
地址: | 214028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壳体 发电元件 盖帽 正极 负极 电池 电极电连接 外部端子 绝缘环 开口部 收纳 电气绝缘 边缘部 电极 封闭 | ||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具有发电元件、壳体和盖帽,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电元件具有正极和负极,所述壳体收纳所述发电元件,通过与上述正极或负极中的某一个电极电连接而构成一方的外部端子,所述盖帽封闭所述壳体的开口部,通过与所述发电元件的正极和负极之中与所述壳体所连接的电极相反的电极电连接,而构成另一方的外部端子,所述电池还具有绝缘环,该绝缘环设置在所述盖帽与所述壳体的所述开口部的边缘部上,将所述壳体与所述盖帽至少在电池的径向上电气绝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池。
背景技术
近年来,例如笔记本电脑、手机、照相机等电子设备需要重量轻且高能量密度的二次电池。作为这样的二次电池,有铅电池、镍镉电池、镍氢电池等、以及能量密度更高的锂离子二次电池。
如图8所示,这样的二次电池100例如具有:包括正极和负极的电池元件101、收纳电池元件101并通过与负极电连接而构成外部负极端子的有底筒状的壳体102、封闭壳体102的开口部并通过与正极电连接而构成外部正极端子的盖帽103。
将盖帽103经由垫圈104压入到壳体102的开口部之后,再通过敛缝工序将盖帽103固定在壳体102的开口部上并将该开口部封闭,由此,电池元件101被密封在壳体102内。这时,电池100通过绝缘性的垫圈104将外部负极端子的壳体102与外部正极端子的盖帽103绝缘。
如图8所示,壳体102的敛缝部106与盖帽103之间仅相隔垫圈104的距离,非常近,电池容易发生外部短路。因此,如图8所示,作为防止发生外部短路的对策,在盖帽103的台阶状端部103a的低位置部和敛缝部106之上放置绝缘环108,并通过由绝缘性树脂薄膜构成的热缩套管109覆盖壳体102的包括敛缝部106在内的外周面102b以及绝缘环108。
即便如此,如图9所示,如果贴附不良,在绝缘环108与敛缝部106之间存在间隙时,有尖锐物等异物刺穿热缩套管109,并从该间隙进入到绝缘环与盖帽103之间的空间时,仍存在致使电池外部短路的风险。
专利文献1:JP2004-158303A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可靠防止外部短路的电池。
本发明的电池,具有发电元件、壳体和盖帽,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电元件具有正极和负极,所述壳体收纳所述发电元件,通过与上述正极或负极中的某一个电极电连接而构成一方的外部端子,所述盖帽封闭所述壳体的开口部,通过与所述发电元件的正极和负极之中与所述壳体所连接的电极相反的电极电连接,而构成另一方的外部端子,所述电池还具有绝缘环,该绝缘环设置在所述盖帽与所述壳体的所述开口部的边缘部上,将所述壳体与所述盖帽至少在电池的径向上电气绝缘。
本发明的电池也可以是,所述盖帽经由绝缘性垫圈压入所述壳体的所述开口部,由此封闭所述壳体的开口部。
本发明的电池也可以是,所述盖帽具有经由所述绝缘性垫圈封闭所述开口部的端子板和在所述端子板上设置的朝向电池的轴向外侧突出的端子部。
本发明的电池也可以是,所述绝缘性垫圈延伸到所述端子板上,相比所述壳体的所述开口部的边缘部更靠近所述端子部。
本发明的电池也可以是,所述绝缘环在下表面形成突出的环状的突出部。
本发明的电池也可以是,所述绝缘环在下表面形成突出的环状的突出部,所述突出部填补所述绝缘环与所述端子板与所述端子部之间的空间。
本发明的电池也可以是,所述突出部与延伸到所述端子板上的所述绝缘性垫圈接触。
本发明的电池也可以是,所述突出部与所述绝缘环构成为一体的塑料件。
本发明的电池也可以是,在所述绝缘环与所述端子板与所述端子部之间的空间填满绝缘性固体胶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能源(无锡)有限公司,未经松下能源(无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3670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