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海空两栖飞行船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34950.0 | 申请日: | 2017-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326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发明(设计)人: | 陈延礼;杨春彬;赵楠;范德鹏;孙化朋;石陆军;杨嵩;黄大年;罗松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F5/02 | 分类号: | B60F5/02 |
代理公司: | 长春菁华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2210 | 代理人: | 尹庆娟 |
地址: | 130012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两栖 飞行 | ||
一种新型海空两栖飞行船属于船舶设计技术领域,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出现的隐蔽性差问题。本发明包括:船体;设置在船体内的双舵机结构;设置在所述船体尾部和水平面平行的尾部螺旋桨;设置在所述船体两侧的和水平面平行的两组侧边螺旋桨,每组所述侧边螺旋桨包括两个螺旋桨体以及带动所述螺旋桨体收回船体内或伸出船体的侧边动力单元;设置在所述船体尾部和水平面及行进方向垂直的尾部推进器,所述尾部推进器包括多组并排设置的推进单元;以及固定设置在船体内部的主控制器、电源调节器和电池组,电池组和电源调节器相连接,电池组分别和每个供电元件相连,主控制器与电池组和电源调节器连接并控制整机运行。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船舶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海空两栖飞行船。
背景技术
由于地形和交通状况的多样性及复杂性,功能单一的交通工具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功能单一的交通工具也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目前水陆两栖船及海空两栖船的应用优势很大,它不受地形限制可以在各种复杂的水面地形行驶,在交通运输、军事应用、无人探测等领域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两栖行进的功能可以穿越大部分地形,而且隐蔽性良好。
现有技术中的海空两栖船主要是通过在类似船体的结构上加装旋翼实现飞行的功能。但是在技术还不成熟的现在还在很多问题,比如:船身过大导致隐蔽性不好,在军事侦查中容易被发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新型海空两栖飞行船,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隐蔽性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种新型海空两栖飞行船包括:
船体;
设置在船体内的双舵机结构,所述双舵机结构包括舵Ⅰ、舵Ⅱ以及用于舵Ⅰ和舵Ⅱ角度调整的舵机角度调整单元;
设置在所述船体尾部和水平面平行的尾部螺旋桨;
设置在所述船体两侧的和水平面平行的两组侧边螺旋桨,每组所述侧边螺旋桨包括两个螺旋桨体以及带动所述螺旋桨体收回船体内或伸出船体的侧边动力单元;
设置在所述船体尾部和水平面及行进方向垂直的尾部推进器,所述尾部推进器包括多组并排设置的推进单元;
以及固定设置在船体内部的主控制器、电源调节器和电池组,电池组和电源调节器相连接,电池组分别和每个供电元件相连,主控制器与电池组和电源调节器连接并控制整机运行。
所述尾部推进器包括两组结构相同的推进单元,每组推进单元包括:
设置在所述船体上的外壳;
和所述外壳通过轴承连接的推进输出轴,所述推进输出轴和所述行进方向平行,一端从所述外壳伸出;
通过推进桨毂和所述推进输出轴伸出一端的端部连接的推进桨叶;
以及通过动力传输单元带动输出轴转动的推进电机Ⅱ。
所述动力传输单元包括输入轴、主动轮、棘轮离合器、行星架Ⅰ、行星架Ⅱ、轴Ⅰ、行星轮Ⅰ、行星轮Ⅱ、离合器、外齿圈、轴Ⅱ、超越离合器、轴Ⅲ、轴Ⅳ、轴Ⅴ、轴Ⅵ、锥齿轮Ⅰ、锥齿轮Ⅱ、锥齿轮Ⅲ和锥齿轮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3495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