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卤阻燃聚烯烃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34211.1 | 申请日: | 2017-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341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31 |
发明(设计)人: | 唐涛;闻新;陈学成;王东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8L23/12 | 分类号: | C08L23/12;C08L51/06;C08L23/06;C08L23/16;C08K13/02;C08K3/04;C08K3/22;C08K3/34;C08K3/32;C08K5/134;C08K3/24;C08K13/04;C08K7/24;C08K7/06 |
代理公司: | 长春菁华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2210 | 代理人: | 南小平 |
地址: | 130022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阻燃 烯烃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无卤阻燃聚烯烃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
聚烯烃 79-83重量份
组合催化剂 8-10重量份
协效剂 5-10重量份
抗氧剂 0.5-1重量份
所述组合催化剂是质量比为(0.6-1.7):1的纳米碳材料和过渡金属化合物的混合物;
所述协效剂为无机胶黏剂化合物,无机胶黏剂化合物为硅酸盐、磷酸盐、钛酸盐中的一种或几种按任意比例的混合;硅酸盐为硅酸钠、硅酸镁、硅酸铁、硅酸钙、硅酸铝或硅酸锌,磷酸盐为磷酸一氢钠、磷酸二氢钠、磷酸一氢铵、磷酸钾或磷酸钙,钛酸盐为钛酸钙或钛酸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卤阻燃聚烯烃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烯烃为聚α-烯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卤阻燃聚烯烃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α-烯烃为聚丙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卤阻燃聚烯烃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碳材料为纳米活性炭、纳米碳黑、碳纳米管、纳米碳纤维、石墨烯纳米片中的一种或几种按任意比例的混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卤阻燃聚烯烃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金属化合物为氢氧化铁、三氧化二铁、四氧化三铁、氢氧化钴、三氧化二钴、四氧化三钴、氢氧化镍、三氧化二镍、氧化镍中的一种或几种按任意比例的混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卤阻燃聚烯烃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氧剂为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或三(2,4-二叔丁基)亚磷酸苯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卤阻燃聚烯烃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材料还包括2-5重量份的增容剂、0.5-1重量份的润滑剂、2-4重量份的增韧剂、0.5-3重量份的填充剂中的一种或几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卤阻燃聚烯烃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容剂为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或丙烯酸接枝聚丙烯,润滑剂为聚乙烯蜡,增韧剂为三元乙丙橡胶或聚烯烃弹性体,填充剂为碳酸钙,二氧化硅或膨润土。
9.权利要求1-8任何一项所述的无卤阻燃聚烯烃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组成和配比取原料,搅拌混合均匀,得到聚烯烃混合物,然后熔融共混,最后热压成型或注射成型,得到无卤阻燃聚烯烃复合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3421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