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OLED发光结构的制备方法及OLED发光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26657.X | 申请日: | 2017-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941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4 |
发明(设计)人: | 徐苗;李民;张伟;邹建华;庞佳威;陈子楷;陶洪;王磊;彭俊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L51/50 | 分类号: | H01L51/50;H01L51/52;H01L51/56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332 | 代理人: | 孟金喆 |
地址: | 510641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oled 发光 结构 制备 方法 | ||
1.一种OLED发光结构的制备方法,所述OLED发光结构包括多个像素区,每个所述像素区至少包括第一子像素区、第二子像素区和第三子像素区,其特征在于,包括:
提供衬底;
在所述衬底上形成反射电极;
采用原子层沉积法,在所述反射电极远离所述衬底一侧的所述第二子像素区形成第一透明电极,以及在所述反射电极远离所述衬底一侧的所述第三子像素区形成依次叠层的第一透明电极和第二透明电极,以使所述第一子像素区出射蓝光,所述第二子像素区出射绿光,所述第三子像素区出射红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OLED发光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原子层沉积法,在所述反射电极远离所述衬底一侧的所述第二子像素区形成第一透明电极,以及在所述反射电极远离所述衬底一侧的所述第三子像素区形成依次叠层的第一透明电极和第二透明电极,包括:
采用原子层沉积法,在所述反射电极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沉积第一透明电极层;
图案化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层,在所述第二子像素区和所述第三子像素区形成第一透明电极;
采用原子层沉积法,在所述反射电极以及所述第二子像素区和所述第三子像素区的第一透明电极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沉积第二透明电极层;
图案化所述第二透明电极层,在所述第三子像素区形成第二透明电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OLED发光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原子层沉积法,在所述反射电极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沉积第一透明电极层,包括:
在沉积温度为200℃的条件下,将ZnO和In2O3按照10:1的循环比在原子层沉积系统中重复反应30次,在所述反射电极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形成IZO薄膜;
在图案化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层之后,还包括:
在250℃的环境温度下对所述IZO薄膜进行退火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OLED发光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所述ZnO所采用的前驱体源为DEZ与H2O,制备所述ZnO包括:
往腔体通入DEZ源气体,进行化学吸附,通入时间为0.4s,腔体压强为0.432毫托;
真空抽离多余的所述DEZ源气体,抽离时间为8s;
往腔体通入H2O源气体,进行化学吸附,通入时间为0.4s;
利用真空抽离多余的所述H2O源气体,抽离时间为8s;
制备所述In2O3所采用的前驱体源为TMIn与H2O,制备所述In2O3包括:
往腔体通入TMIn源气体,进行化学吸附,通入时间为0.4s,腔体压强为0.432毫托;
真空抽离多余的所述TMIn源气体,抽离时间为8s;
往腔体通入H2O源气体,进行化学吸附,通入时间为0.2s;
真空抽离多余的所述H2O源气体,抽离时间为8s。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OLED发光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IZO薄膜的厚度为60nm,电阻率为1.2×10-3Ω·cm。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OLED发光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原子层沉积法,在所述反射电极以及所述第二子像素区和所述第三子像素区的第一透明电极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沉积第二透明电极层,包括:
在沉积温度为200℃的条件下,将ZnO和Al2O3的按照19:1的循环比在原子层沉积系统中重复反应12次,在所述反射电极以及所述第二子像素区和所述第三子像素区的第一透明电极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形成AZO薄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26657.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显示背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 下一篇:具有发光区域和反射区域的显示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51-00 使用有机材料作有源部分或使用有机材料与其他材料的组合作有源部分的固态器件;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这些器件或其部件的工艺方法或设备
H01L51-05 .专门适用于整流、放大、振荡或切换且并具有至少一个电位跃变势垒或表面势垒的;具有至少一个电位跃变势垒或表面势垒的电容器或电阻器
H01L51-42 .专门适用于感应红外线辐射、光、较短波长的电磁辐射或微粒辐射;专门适用于将这些辐射能转换为电能,或者适用于通过这样的辐射进行电能的控制
H01L51-50 .专门适用于光发射的,如有机发光二极管
H01L51-52 ..器件的零部件
H01L51-54 .. 材料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