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两冲程柴油机用气缸套及其加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23764.7 | 申请日: | 2017-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170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7 |
发明(设计)人: | 赵向军;谢志诚;王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中车柴油机零部件有限公司;中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F1/00 | 分类号: | F02F1/00;F02F1/16;B23P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429 | 代理人: | 徐琳淞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常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冲程 柴油机 气缸套 及其 加工 方法 | ||
1.一种两冲程柴油机用气缸套,其特征在于:包括缸套本体(1)、水套(2)、进水口法兰(3)、分水器(4)和连接螺柱(5);所述缸套本体(1)的内孔(1-1)分为上下连通的上直孔段(1-1-1)、中鼓形孔段(1-1-2)和下直孔段(1-1-3);所述水套(2)为上水套(2-1)和下水套(2-2),分别钎焊在缸套本体(1)上形成上、下冷却水腔;所述进水口法兰(3)焊接在下水套(2-2)上;所述分水器(4)装配在进水口法兰(3)中;所述连接螺柱(5)设置在缸套本体(1)上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两冲程柴油机用气缸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缸套本体(1)对应中鼓形孔段(1-1-2)的位置处设有多个扫气口(6)和多个连接相邻扫气口(6)的扫气口立柱(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两冲程柴油机用气缸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扫气口(6)和扫气口立柱(7)均根据缸径大小均匀设有10~20个。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两冲程柴油机用气缸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扫气口立柱(7)中设置通水孔(10);所述上、下冷却腔通过通水孔(10)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两冲程柴油机用气缸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缸套本体(1)的上端设有出水孔(8)和连接螺柱孔(9);所述连接螺柱(5)设置在连接螺柱孔(9)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两冲程柴油机用气缸套,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直孔段(1-1-1)和下直孔段(1-1-3)为圆柱孔,直径相同;所述中鼓形孔段(1-1-2)最大处直径比上直孔段(1-1-1)和下直孔段(1-1-3)的直径大0.3mm,并与上直孔段(1-1-1)和下直孔段(1-1-3)光滑过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两冲程柴油机用气缸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缸套本体(1)的缸盖垫(1-2)表面设有波纹,波纹深度0.02~0.03mm,中心距0.3~0.5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两冲程柴油机用气缸套,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直孔段(1-1-1)、中鼓形孔段(1-1-2)经激光淬火强化处理,表面硬化率100%,淬火带呈螺旋状交叉状,单个淬火带宽度5~15mm,淬火带中心深度0.3~0.8mm,淬火带重叠宽度0.5~2mm;所述内孔(1-1)经平台网纹珩磨处理,网纹参数Rpk0.3~0.8um,Rvk 1.3~4.0,Rk 1.5~4.0。
9.一种两冲程柴油机气缸套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铸造毛坯:砂型浇铸毛坯,铸出缸套本体(1);
步骤二、退火:加热到500~600℃,保温2~3小时,炉冷至200~300℃;
步骤三、加工:加工缸套本体外圆、加工出水孔(8)和连接螺柱孔(9),精加工水套(2),水套(2)包括上水套(2-1)和下水套(2-2);
步骤四、钎焊:在缸套本体(1)的钎焊接头部位刷涂钎剂填充钎料,将加热膨胀的上水套(2-1)和下水套(2-2)装配到缸套本体(1)上;
步骤五、MAG焊:利用MAG焊将进水口法兰(3)焊接到下水套(2-2)上;
步骤六、激光淬火:对上直孔段(1-1-1)、中鼓形孔段(1-1-2)进行激光淬火,淬火带呈螺旋状交叉状,单个淬火带宽度5~15mm,淬火带中心深度0.3~0.8mm,淬火带重叠宽度0.5~2mm;
步骤七、精加工:精车缸盖垫(1-2)表面,使其成波纹状,波纹深度0.02~0.03mm,中心距0.3~0.5mm;
步骤八、内孔珩磨:利用珩磨设备将缸套的内孔(1-1)珩磨平台网纹;
步骤九、组装:装配连接螺柱(5)和分水器(4);
步骤十、水压试验:利用打压设备密封缸套本体(1),将上、下水腔充满加热至高温的皂化液,打压到一定压力,保压一段时间无任何泄漏。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两冲程柴油机用气缸套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中,钎焊时上水套(2-1)和下水套(2-2)装配于缸套本体时的配合为过盈配合,过盈量0.3~0.4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中车柴油机零部件有限公司;中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常州中车柴油机零部件有限公司;中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2376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