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合金铜杆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22734.4 | 申请日: | 2017-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163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7 |
发明(设计)人: | 熊超;汤优钢;林家弘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鑫海铜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1/02 | 分类号: | C22C1/02;C22C9/00 |
代理公司: | 无锡万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32263 | 代理人: | 李翀 |
地址: | 212300 江苏省镇***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合金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合金铜杆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合金铜杆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合金,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与金属或非金属经一定方法所合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一般通过熔合成均匀液体和凝固而得。根据组成元素的数目,可分为二元合金、三元合金和多元合金。常见的合金有球墨铸铁、锰钢、不锈钢、黄铜、青铜、白铜、焊锡、硬铝、18K黄金、18K白金等等。合金的铸造性能是指合金在铸造时表现出来的工艺性能,主要指合金的流动性及合金的收缩等。这些性能对于是否获得健全的铸件是非常重要的。合金的液态收缩和凝固收缩表现为合金的体积缩小,通常用体积收缩率来表示,它们是铸件产生缩孔、缩松缺陷的基本原因。合金的固态收缩虽然也是体积变化,但它只引起铸件外部尺寸的变化,因此,通常用线收缩率来表示。固态收缩是铸件产生内应力、变形和裂纹等缺陷的根源。合金的化学成分、浇注温度、铸型条件及铸件结构是影响合金收缩的主要因素。铸件的形状、尺寸和工艺条件不同,实际收缩量也有所不同。另外,合金液在冷却成铸件的过程中出现的各部分化学成分不均匀的现象即偏析性,吸气性和氧化性均对铸造性能有着不利影响。
在某些特定的场合,需要采用合金铜杆,而目前的合金铜杆对于合金元素的混合比例比较难以控制,且很难得到充分混合以至于合金铜杆的密度得不到较高的保证,亟待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合金铜杆制备方法,能够将合金元素与铜元素得到较好的混合,合金铜杆的密度能够得到较好的均匀化,且提高合金铜杆的质量,实用性更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的加工步骤如下:
1、将固体铜原料筛选清理后,送入粉碎设备进行粉碎;
2、将所需合成的合金固体原料送入粉碎设备进行粉碎;
3、将粉碎后的合金固体原料与粉碎后的固体铜原料利用搅拌机充分搅拌,搅拌后同时送入熔炼炉中进行熔炼;
4、将熔炼后呈熔融状态的液态合金输送至预先进行过抽真空处理的保温炉中,在保温炉中,利用搅拌设备对其进行充分搅拌;
5、将搅拌后的液态合金输出一定量平铺在保温盛装板上,利用取样勺位于保温盛装板的不同位置取出数组一定量的液态合金样品,进行合金密度的检测;
6、将检测后的液态合金重新注入至保温炉中;此时根据样品检测的数据,对保温炉内的液态合金进行是否继续搅拌操作;
7、当检测值达到预期的合金密度时,则停止对保温炉内液态合金的搅拌,将液态合金输送至铸造设备中进行合金铜杆的铸造。
进一步地,所述的步骤4中的搅拌设备的搅拌速度为150-200r/min。
进一步地,所述的步骤5中的取样密度为5-8cm3/m³。
进一步地,所述的步骤5中的保温盛装板中样品液态合金的高度为5-10mm。
进一步地,所述的步骤6中对保温炉内的液态合金进行是否继续搅拌操作,其还包含当检测值未达到与其的合金密度时,将继续对保温炉内的液态合金进行搅拌处理,再重复步骤5的操作。
进一步地,所述的步骤3中得到合金固体粉碎颗粒后,采用筛网对合金固体颗粒进行过筛处理。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发明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合金铜杆制备方法,能够将合金元素与铜元素得到较好的混合,合金铜杆的密度能够得到较好的均匀化,且提高合金铜杆的质量,实用性更强,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设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的加工步骤如下:
1、将固体铜原料筛选清理后,送入粉碎设备进行粉碎;
2、将所需合成的合金固体原料送入粉碎设备进行粉碎;
3、将粉碎后的合金固体原料与粉碎后的固体铜原料利用搅拌机充分搅拌,搅拌后同时送入熔炼炉中进行熔炼;
4、将熔炼后呈熔融状态的液态合金输送至预先进行过抽真空处理的保温炉中,在保温炉中,利用搅拌设备对其进行充分搅拌,搅拌设备的搅拌速度为150r/min;
5、将搅拌后的液态合金输出一定量平铺在保温盛装板上,利用取样勺位于保温盛装板的不同位置取出数组一定量的液态合金样品,进行合金密度的检测,保温盛装板中样品液态合金的高度为5mm,取样密度为5cm3/m³;
6、将检测后的液态合金重新注入至保温炉中;此时根据样品检测的数据,对保温炉内的液态合金进行是否继续搅拌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鑫海铜业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鑫海铜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2273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去除镁合金熔炼产生的精炼渣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橱柜柜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