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整合microRNA和CAR功能的载体构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18672.X | 申请日: | 2017-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374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6 |
发明(设计)人: | 马晓冬;刘明;黄行许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晓冬 |
主分类号: | C12N15/66 | 分类号: | C12N15/66;C12N15/867 |
代理公司: | 广州专理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93 | 代理人: | 邓易偲 |
地址: | 510631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整合 microrna car 功能 载体 构建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整合microRNA和CAR功能的载体构建方法,能在表达microRNA(以hsa‑miR‑301a为例)模拟物或阻遏物的同时表达CD19‑CAR的基于pFIV载体的pFIV‑microRNA(miR‑301a)‑CD19CAR系统;通过引入microRNA模拟物或阻遏物到携带有CAR序列的载体中,实现同时表达microRNA基因调控功能和肿瘤特异性抗原CD19的CAR,从而实现双重对T细胞的基因编辑和修饰功能,从而制备出新一代的具有更高安全性和有效性的CAR,更加适用于临床研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pFIV-miR-301a-CD19CAR系统构建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共同表达hsa-miR-301a模拟物或阻遏物,和表达CD19-CAR的基于pFIV载体的pFIV-miR-301a-CD19-CAR系统构建方法。
背景技术
嵌合抗原受体技术(ChimericAntigenReceptor,CAR)是利用基因编辑技术,使T细胞表达肿瘤特异性嵌合抗原受体,以非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限制的方式结合肿瘤抗原,对肿瘤起到杀伤作用。CAR的结构主要包括四部分:细胞外的抗体单链可变区(可特异性结合肿瘤相关抗原),胞外铰链区,跨膜结合区和活化T细胞的胞内信号区。第I代CAR介导的T细胞激活是通过CD3ζ链或FcRγ的酪氨酸激活基序完成,但是第I代CAR无法完全激活T细胞,也难以维持T细胞的持久增殖及细胞杀伤作用。第II代CAR增加了共刺激结构分子如CD28或CD137(4-1BB),引入CD28信号肽可以引起T细胞的增殖,提高IL-2和IFN-γ的水平,而引入CD137信号肽使得T细胞的扩增及杀伤肿瘤活性更持久。第III代CAR除了CD3ζ和CD28两种信号分子,还增加了多种不同的信号分子结构来调节T细胞增殖和杀伤毒性等,如经典的CD28和4-1BB联合使用,以及包含共刺激结构分子OX40(TNFRSF4)和ICOS的联合使用,都可以增加体内肿瘤细胞消退。迄今为止,引入共刺激分子信号的第二代和第三代CAR,提高了T细胞的细胞毒性、体内增殖活性、持续存活时间和增加细胞因子释放等功能。与普通的免疫细胞治疗相比,CAR-T技术具有许多独特的优势,如CAR能非MHC依赖性识别肿瘤抗原,不需要经过APC。肿瘤表面蛋白类和脂类抗原都可以作为靶点;有共刺激分子,能有效增强T细胞增殖。因此该技术被认为是有望彻底攻克人类癌症的独特方法。
目前,CAR-T免疫治疗已在许多临床实验上取得巨大进展。其中,针对B相关抗原CD19阳性的B细胞恶性肿瘤,如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慢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CLL),B细胞霍奇金氏淋巴瘤(B-HL)和非霍奇金氏淋巴瘤(B-NHL),CAR-T-CD19T细胞免疫治疗疗效显著,已有报告显示CAR-T-CD19治疗在成人和儿童复发和难治性B-ALL中可以获得高达90%的完全缓解率(Completeremission,CR)。研究报告也显示,几种用不同结构设计的CAR-CD19的临床试验治疗都显示了相似的良好疗效。有些患者经CAR-T治疗后还获得了持久性缓解,不需要额外的其他治疗。虽然CAR-T细胞免疫疗法在多种恶性肿瘤的治疗中取得了很好的疗效,但在治愈肿瘤患者的同时也带来诸多不良反应,如CAR-T细胞在清除肿瘤的同时也会攻击正常组织,治疗同时会产生大量细胞因子导致患者多器官功能衰竭等,临床已有致死病例的报道。目前,CAR-T细胞免疫治疗还处于发展阶段,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和实体瘤的治疗中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对CAR结构进行优化改进,在提升CAR-T细胞抗肿瘤能力的同时减少其不良反应,将为CAR-T细胞免疫治疗的大规模临床应用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晓冬,未经马晓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1867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