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2;3-二氯吡啶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14895.9 | 申请日: | 2017-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2191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8 |
发明(设计)人: | 李岳东;任杰;李建伟;刘强;贺洪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利尔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213/61 | 分类号: | C07D213/61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沈强 |
地址: | 621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吡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2,3‑二氯吡啶的制备方法,目的在于解决现有2,3,6‑三氯吡啶催化脱氯法制备2,3‑二氯吡啶时,采用甲苯类溶剂,三乙胺为缚酸剂,反应过程中会生成大量三乙胺盐酸盐包裹钯碳催化剂,造成催化剂活性不高,催化剂用量大,且反应选择性依然不高的问题。本发明中,采用甲醇作为溶剂,含水率高的钯碳催化剂在甲醇中分散性好,能够有效降低钯碳催化剂的用量;采用氢氧化镁作为缚酸剂,所生成的氯化镁能溶于甲醇,反应后期为均相体系,不会出现催化剂包裹问题;而选用甲酸作为缓冲剂,使得甲酸优先与氢氧化镁生成溶于甲醇的甲酸镁,甲酸镁与反应中产生的氯化氢反应生成甲酸和氯化镁,甲酸实现催化循环。本发明的反应选择性达85‑90%,收率高达87%。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合成领域,具体为一种2,3-二氯吡啶的制备方法。本发明选用甲醇作为溶剂,采用氢氧化镁作为缚酸剂,将反应选择性由现有技术的75-80%提升至85-90%,大幅提升收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和较好的应用前景。
背景技术
2,3-二氯吡啶是一种重要的精细化工中间体,其主要用于制备氯虫苯甲酰胺类杀虫剂。2,3-二氯吡啶合成方法主要包括:1)3-氨基吡啶经氯化后重氮上氯法,2)2,3,6-三氯吡啶脱氯法。由于2,3,6-三氯吡啶原料易得,催化脱氯制备2,3-二氯吡啶原子经济性高;因此,采用2,3,6-三氯吡啶脱氯法制备2,3-二氯吡啶成为研究热点,备受关注。
关于2,3,6-三氯吡啶催化脱氯法的文献报道如下:
1)专利CN103145609A以醇为溶剂,以氢转移试剂为氢源,以钯碳为催化剂,制备2,3-二氯吡啶;然而,其反应选择性为60-70%,选择性较低;
2)专利CN102153507A以甲苯为溶剂,三乙胺为缚酸剂,以钯碳为催化剂,以氢气为氢源催化制备2,3-二氯吡啶,其反应选择性为75-80%。
发明内容
其中,专利CN102153507A的方法具有以下不足点:1)该反应体系中,因为钯碳含水率较高,在疏水性甲苯类溶剂中催化剂容易沉底,分散性不好,从而导致钯碳催化剂用量较大;2)该反应体系采用三乙胺作为缚酸剂,反应过程中会生成大量三乙胺盐酸盐包裹钯碳催化剂,造成催化剂活性不高,催化剂用量大;3)该反应在三乙胺为缚酸剂条件下,甲苯类等疏水性溶剂为最优溶剂,但反应选择性依然不高。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现有2,3,6-三氯吡啶催化脱氢反应生成甲酸和氯化镁,甲酸实现催化循环。经测定,本发明的反应选择性高达85-90%,而专利CN102153507A的方法制备2,3-二氯吡啶时,采用甲苯类溶剂,三乙胺为缚酸剂,反应过程中会生成大量三乙胺盐酸盐包裹钯碳催化剂,造成催化剂活性不高,催化剂用量大,且反应选择性依然不高的问题,提供一种2,3-二氯吡啶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中,采用甲醇作为溶剂,含水率高的钯碳催化剂在甲醇中分散性好,能够有效降低钯碳催化剂的用量;采用氢氧化镁作为缚酸剂,所生成的氯化镁能溶于甲醇,反应后期为均相体系,不会出现催化剂包裹问题;而选用甲酸作为缓冲剂,使得甲酸优先与氢氧化镁生成溶于甲醇的甲酸镁,甲酸镁与反应中产生的氯化率高达87%。本发明工艺流程短,操作方便,反应条件温和,能够满足工业化、大规模批量生产的需要,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和较好的应用前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2,3-二氯吡啶的制备方法,以2,3,6-三氯吡啶为原料,钯碳催化剂为催化剂,甲醇为溶剂,氢氧化镁为缚酸剂,制备2,3-二氯吡啶。
所述钯碳催化剂的含水率为50~60%。
所述钯碳催化剂与2,3,6-二氯吡啶的质量比为0.003~0.01:1。
所述甲醇与2,3,6-三氯吡啶的质量比为1-5:1,优选3-5:1。
所述2,3,6-三氯吡啶与缓冲剂2,3,6-三氯吡啶的摩尔比为0.25-0.5: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利尔化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利尔化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1489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