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鱼类剥制标本制作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1214282.5 申请日: 2017-11-28
公开(公告)号: CN107873694A 公开(公告)日: 2018-04-06
发明(设计)人: 朱辉;王磊;王劭玮;孙锟 申请(专利权)人: 安徽牧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01N1/00 分类号: A01N1/00;G09B23/36
代理公司: 合肥市浩智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4124 代理人: 王志兴
地址: 235000 安徽省淮北市相山区濉溪*** 国省代码: 安徽;3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新型 鱼类 标本 制作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标本制作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鱼类剥制标本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鱼类标本的保存一般采用浸制法,虽然制作简便快捷,但长期保存一般会发生较大的颜色变化,保存效果与野生状态差异较大,无法达到生动形象展示的目的。剥制标本可以栩栩如生地再现动物前死亡形象,同时又能永久保存。然而,目前有关鱼类剥制标本的制作多数都还停留在比较传统的填充法,制作方法工序复杂、成本较高,而且制作过程使用剧毒物质砒霜,制作的标本在放置过程中还会有刺激气味,对人体造成危害,且对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这些都限制了标本的使用范围和实用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工序简单、成本低廉、无刺激气味、易于保存的新型鱼类剥制标本制作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新型鱼类剥制标本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需要制作标本的鱼类麻醉后处死,清洗黏液;

(2)测量鱼类的各个量度,并对其拍照;

(3)设定鱼体姿态,根据步骤(2)中各量度参数确定特征位点,绘制轮廓图;

(4)对照绘制的轮廓图和拍摄的照片切割、削刻假体;其中,假体采用聚氨酯泡沫材料;

(5)在鱼类体表选择合适切口,剥离皮张;

(6)采用酸性白土或锯末作为脱脂剂对鱼皮进行脱脂处理,再将硼酸、明矾和樟脑按一定比例混合配制防腐粉,对鱼皮进行防腐处理;

(7)在假体表面均匀涂抹糊精,再对其进行皮张缝合,定型后自然风干;

(8)修补,镶装义眼;

(9)采用水性丙烯酸改聚氨酯分散体作为喷漆对步骤(8)得到的半成品进行上色,待完成后再喷一层木器漆。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式之一,所述步骤(1)的具体步骤为:采用麻醉剂将需要制作标本的鱼类麻醉,麻醉至深度麻醉状态后处死,接着清水冲洗其身体表面、口及鳃中的黏液。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式之一,所述麻醉剂具体为80mg/L鱼安定(MS-222)。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式之一,所述步骤(2)的具体步骤为:先对鱼类的全长、体长、体宽、体高、头长、头高、头宽、吻长、眼径、眼间距、尾柄长及尾柄高度进行测量和记录,再对鱼类整体及其头部、背部、胸鳍、尾柄和尾叶部细节进行拍照。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式之一,所述步骤(3)的具体步骤为:不考虑鱼胸鳍及鱼尾,标注鱼眼位置,再根据步骤(2)中各量度参数确定特征位点,绘制轮廓图。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式之一,所述轮廓图具体为正视图和俯视图。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式之一,所述步骤(4)的具体步骤为:泡沫电热丝切割机沿轮廓图切割聚氨酯泡沫,再根据步骤(2)中拍照细节削刻鱼类假体。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式之一,所述步骤(5)的具体步骤为:在鱼类体表选择合适切口,剥离皮张;皮张剥离过程中,若相邻肌肉或器官难以完全分离,则保留相应肌肉或器官进行剥离,待皮张完全剥离后再重新去除。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式之一,所述步骤(6)的具体步骤为:在鱼皮内侧涂抹酸性白土或锯末,搓洗除去鱼皮上的污物、血迹及油脂;再按照硼酸、明矾和樟脑的质量比为5:3:2的比例来配制硼酸防腐粉,从尾部开始向头部方向揭去鱼皮内侧粘连的肉。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式之一,所述步骤(7)的具体步骤为:

①在假体表面均匀涂抹糊精,皮张沿假体中轴线安装,左右对称,其余器官位置参照步骤(2)中量度的形态框架参数,切口使用强力尼龙线缝合;

②用解剖针沿鱼头中央直线插入假体,鱼口中塞入吸水滤纸;鳍条保持自然张开状态,张合大小参照步骤(2)中量度参数,内外两侧用大小相同的夹板固定,大头钉定向;

③置于室内通风环境,使其自然干燥成型。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式之一,所述步骤(8)的具体步骤为:鳍条干燥固定后拆去夹板,镶装义眼并保持左右对称,瞳孔前端对准鱼类鼻尖,具体参数参照步骤(2)中量度参数。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式之一,所述步骤(9)的具体步骤为:清洁喷笔,预调水性丙烯酸改聚氨酯分散体浓度,对照步骤(2)中拍摄的照片,控制喷笔的气压,颜色由浅至深、图案由面、线、点依次上色,最后喷一层木器漆。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的优点在于:

(1)进行了脱脂处理,可避免标本在长久保存中因油脂的渗出造成的污染发霉、标本受损和美观度下降的问题;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牧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牧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1428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