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蓄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10568.6 | 申请日: | 2017-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173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9 |
发明(设计)人: | 郭玉香;李媛;姚焯;曲殿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33/132 | 分类号: | C04B33/132;C04B35/26;C04B35/622;C09K5/14 |
代理公司: | 鞍山嘉讯科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24 | 代理人: | 张群 |
地址: | 11404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蓄热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多功能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蓄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一种蓄热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硼泥24~34份;高铁硫酸渣19~29份;铁尾矿16~25份;菱镁矿尾矿21~31份;纸浆废液5~10份;蓄热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1)原料破碎、筛分、细磨,(2)配料,(3)混炼,(4)一次干燥,(5)模压成型,(6)二次干燥,(7)烧结。本发明以废弃硼泥、高铁硫酸渣、铁尾矿和菱镁矿尾矿为原料合成高蓄热材料,开发硼泥、高铁硫酸渣、铁尾矿和菱镁矿尾矿综合利用新途径,提高回收再利用率,合理利用资源,解决硼泥、高铁硫酸渣、铁尾矿和菱镁矿尾矿污染生态环境的问题;蓄热材料广泛应用在电暖气、空调等民用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多功能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蓄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硼泥是硼工业以硼镁石矿物为原料生产硼砂、硼酸后残留的废渣。硫酸渣又称黄铁矿烘渣或烧渣,是用黄铁矿制造硫酸或亚硫酸过程中排出的废渣。主要化学成分Fe2O3:20-50%,SiO2:15-65%,Al2O3:10%,CaO:5%,MgO5%,S:1-2%,一般还含有Cu、Co等。铁尾矿是铁矿石选矿后的废弃物,是工业固体废弃物的主要组成部分。菱镁矿是一种以碳酸镁为主要化学成分的天然矿物,是镁的主要来源。当菱镁矿中含有少量氧化铁或石英等杂质时,就不适合用于制备耐火材料,这样的资源被作为尾矿排放,占用耕地且污染环境。
可见,上述四种矿物均为工业上的废渣,上述废渣堆积成疾,不仅占用土地资源,还严重破坏生态环境,对其整治处理已迫在眉睫。因此需开发新的途径将硼泥进行回收再利用,制备具有高利用价值的产品,实现经济与效益的良性发展。
我国每年生产硼砂的产量大约有40~50万吨,与此同时产生的碱性硼泥达到了160~200万吨,多年来为了生产硼砂造成了大量的硼泥堆积。中国每年排放300多万吨硫酸渣,只利用了100多万吨,其余都排入环境。堆积则侵占农田,污染土地;排入江河则污染水体。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每年排出的铁尾矿及废石在100亿t以上。我国现有8000多个国营矿山和11万多个乡镇集体矿山,堆存的尾矿量近50亿t,年排出尾矿量高达5亿t以上,其中黑色冶金矿山年排放尾矿量达1.5亿t。
上述矿物具有原料供应充足、生产成本低等优势,但现有方法仅可回收再利用少量部分,而大部分的废渣都被集中堆积成山,这不仅浪费大量的土地资源,而且还严重破坏生态环境。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蓄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利用硼泥、高铁硫酸渣、铁尾矿和菱镁矿尾矿合成低温蓄热材料,有利于节约土地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蓄热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所述硼泥粒度为150~300目,其B2O3质量百分含量为1.5~5.0%,MgO质量百分含量为30~45%,CaO质量百分含量为1~10%,Fe2O3质量百分含量为10~30%,AL2O3质量百分含量为1~5%,Na2O质量百分含量为0.1~0.5%,SiO2质量百分含量为5~30%。
所述高铁硫酸渣粒度为150~300目,MgO质量百分含量为3~5%,CaO质量百分含量为4~6%,Fe2O3质量百分含量为30~40%,AL2O3质量百分含量为5~11%,SiO2质量百分含量为40~5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科技大学,未经辽宁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1056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