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奶牛TMR日粮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10201.4 | 申请日: | 2017-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576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5 |
发明(设计)人: | 赵晓瑛 | 申请(专利权)人: | 雅安市雨城区名扬舒心农场 |
主分类号: | A23K50/10 | 分类号: | A23K50/10;A23K10/12 |
代理公司: | 成都弘毅天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30 | 代理人: | 谢建;王莎 |
地址: | 625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备 奶牛 麦麸 燕麦 奶牛饲料 原料组成 重量份数 蚕蛹 硫酸镁 木薯粉 啤酒糟 青干草 骨粉 糖蜜 黄豆 食盐 牛奶 西瓜 玉米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奶牛TMR日粮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奶牛饲料技术领域,目的是提高牛奶质量,同时制备方法简单。本发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青干草粉35‑50份,玉米25‑30份,麦麸19‑25份,黄豆11‑18份,骨粉6‑10份,糖蜜10‑40份,酱糟15‑40份,啤酒糟115‑220份,木薯粉50‑70份,燕麦60‑90份,西瓜20‑40份,蚕蛹40‑50份,食盐0.5‑2份、硫酸镁1‑1.5份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主要作为奶牛的TMR日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发酵TMR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奶牛TMR日粮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奶牛的养殖也是越来越广泛,但是目前的奶牛饲料,尤其是在产奶期饲料营养不均衡,因此所产奶的奶质也不是很好,同时奶牛的产奶量也因为产奶期饲料的不均衡而受到影响。
发酵TMR是一种新型的TMR日粮,是指根据不同类群或泌乳阶段奶牛的营养需要,按设计比例,将青贮、稻草等粗饲料切割成一定长度,并和精饲料及各种矿物质、维生素等添加剂进行充分搅拌混合后,装入发酵袋内或裹包等方法,创造一个厌氧的发酵环境,经过乳酸发酵的过程,最终调制成的一种营养相对平衡的日粮。这种发酵方式已经被欧洲各国、美国和日本等世界发达国家广泛认可和使用,在我国的上海等地区也已经开始尝试使用这种发酵方式,并逐渐把它商品化。
发酵TMR饲喂方式与常规TMR饲养方式相比,具有一定的优势:首先是可以为中小规模牧场提供TMR日粮,而减少中小规模牧场的TMR设备的投入;此外,还可以不需要配备专业的营养技术人员和维修管理人员;其次是发酵TMR可以拓展饲料资源,改善非常规饲料的适口性,提高饲料的消化率和降低饲料成本;等等。因此,对于大多数中小型奶牛场和养殖户来说,发酵TMR的营养价值高、适口性好、贮存时间长等优点,未来必将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牛奶质量,制备方法简单的奶牛TMR日粮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奶牛TMR日粮,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青干草粉35-50份,玉米25-30份,麦麸19-25份,黄豆11-18份,骨粉6-10份,糖蜜10-40份,酱糟15-40份,啤酒糟 115-220份,木薯粉50-70份,燕麦60-90份,西瓜20-40份,蚕蛹40-50份,食盐0.5-2 份、硫酸镁1-1.5份。
进一步地,所述青干草为苜蓿草粉、麦草粉的混合物。
一种奶牛TMR日粮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TMR搅拌机中加入青干草粉35-50份,玉米25-30份,麦麸19-25份,黄豆11-18份,骨粉6-10份,糖蜜10-40份,酱糟15-40份,啤酒糟115-220份,木薯粉50-70份,燕麦60-90份,西瓜20-40份,蚕蛹40-50份,食盐0.5-2份、硫酸镁1-1.5份;将水分调整至45%-55%,搅拌均匀;
(2)将上述搅拌后的原料装入发酵袋内,用真空泵抽出袋内空气,扎紧袋口密封后完成;
(3)发酵12-60天后,即得。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原料投放原则遵循先干后湿、先粗后精、先长后短、先轻后重的原则;硫酸镁加入后再混合3~6分钟,避免过度混合。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中,本配方合理,营养均衡,可以有效地提高奶牛的产奶量,同时提高了牛奶的质量,增强奶牛免疫力和抗毒素能力,减少营养代谢病的发生,不会对奶牛后期的健康造成影响,是一种绿色无公害的奶牛TMR日粮。
2.本发明原料的发酵时间为12~60天,TMR经过一段时间的发酵,可以使得日粮的营养价值高、适口性好、贮存时间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雅安市雨城区名扬舒心农场,未经雅安市雨城区名扬舒心农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1020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