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蠕动泵分流控制系统以及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07649.0 | 申请日: | 2017-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050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12 |
发明(设计)人: | 严心涛;王策;马玉婷;陈忠祥;钟金凤;武晓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04B43/12 | 分类号: | F04B43/12;F04B4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马永芬 |
地址: | 21516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蠕动 分流 控制系统 以及 控制 方法 | ||
1.一种蠕动泵分流控制系统,其包括:
蠕动泵装置,所述蠕动泵装置包括壳体以及设于所述壳体内的分管和至少两组滚轮组,其中各所述滚轮组同轴设置,位于不同的滚轮组之间的滚轮周向错开布置;所述分管与所述滚轮组一一对应地沿所述滚轮组的周向设置于所述滚轮组与所述壳体之间;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控制装置和输出管,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分管中的至少一个处于完全释放状态的分管与所述输出管连接;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控制单元以及与其连接的检测单元和切换单元,所述切换单元连通各所述分管中的任意一个和所述输出管;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各所述滚轮的旋转位置,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所述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控制所述切换单元动作;所述分流控制系统还包括回收装置,所述回收装置连接至各个所述分管的出口段处,所述回收装置包括收集单元和回收管路,所述收集单元通过所述回收管路与所述切换单元连接;
所述控制装置控制其余未处于完全释放状态的分管出口与回收装置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流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单元为位置传感器,所述位置传感器设于所述蠕动泵内与所述分管的出口段对应处,所述位置传感器检测所述滚轮组中运动至所述分管出口处的滚轮或者固定滚轮的销轴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流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传感器为磁敏式接近开关、漫反射光电接近开关、电感式接近开关、电容式接近开关、机械按压式开关中的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流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组设置有两组,两组滚轮组中的滚轮数量均相同,各所述滚轮组中的滚轮沿周向均匀分布,同一滚轮组内的相邻滚轮之间的夹角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流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装置还包括第一分配单元,所述第一分配单元连通所述回收管路和所述收集单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流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分管的入口段连接至所述第一分配单元。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分流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单元为连接两个所述分管的出口段的一个两位四通换向阀,所述第一分配单元为四通连接块。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分流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装置还包括第二分配单元,所述第二分配单元设置于所述切换单元与所述输出管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分流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单元为两位三通换向阀,所述第一分配单元、所述第二分配单元均为多通道连接块。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分流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滚轮组的滚轮设置为2个以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分流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第一滚轮组中的滚轮与周向后方与其紧邻的第二滚轮组中的滚轮之间的夹角为π/n。
12.一种采用权利要求1-1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分流控制系统控制蠕动泵输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检测装置检测各分管中流体的工作状态,当检测到任意分管处于完全释放状态时向控制装置发送控制信号;
S2:所述控制装置控制各处于完全释放状态的所述任意分管的出口与所述输出管连通;
其中,所述控制装置控制其余未处于完全释放状态的分管出口与回收装置连通。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还包括:所述控制装置限制其余未处于完全释放状态的分管与所述输出管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0764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