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隔热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00928.4 | 申请日: | 2017-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718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发明(设计)人: | 陈娓;冯四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三江航天红阳机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59/065 | 分类号: | F16L59/065;B32B37/12;B32B38/00;B32B38/16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达德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0 | 代理人: | 王俊杰 |
地址: | 432000***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隔热 复合材料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隔热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对金属壳体表面进行预处理,所述预处理包括去除氧化层以及提高表面粗糙度;2)对经步骤1)处理后的金属壳体进行表面清洗,在所述金属壳体表面贴胶膜并硫化;3)在经步骤2)处理后的金属壳体表面缠绕内侧隔热层;4)在经步骤3)处理后的金属壳体表面缠绕外侧防热层;5)对所述缠绕内侧隔热层和外侧防热层后的金属壳体进行固化处理,得到防隔热复合材料,所述固化处理包括在真空状态下压力固化。本发明方法将防隔热层一体化成型,简化了工艺,得到了兼顾防热和隔热性能的复合材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复合材料成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隔热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复合结构舱段壳体主要由金属壳体和复合材料层组成。树脂基防热材料在烧蚀过程中带走大量热量,剩余的热量就需要利用高热阻、质量轻的隔热材料来阻滞,从而保证内部结构不致过热。随着产品发展,单一的树脂基防热材料已不能满足产品使用要求,需要防热材料和隔热材料配合使用。
目前复合结构舱段壳体防隔热层主要采用分体成型方案:隔热层在金属壳体上直接缠绕固化成型,机械加工保证外形尺寸;防热层在缠绕芯模上缠绕固化成型脱模后,再与舱体胶接套装成型。防隔热层分体成型,工艺流程相对复杂,生产周期长,且防隔热层分别成型需要不同的工装,生产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隔热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防隔热一体化成型,简化了工艺,得到了兼顾防热和隔热性能的复合材料。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隔热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对金属壳体表面进行预处理,所述预处理包括去除氧化层以及提高表面粗糙度;
2)对经步骤1)处理后的金属壳体进行表面清洗,在所述金属壳体表面贴胶膜并硫化;
3)在经步骤2)处理后的金属壳体表面缠绕内侧隔热层;
4)在经步骤3)处理后的金属壳体表面缠绕外侧防热层;
5)对所述缠绕内侧隔热层和外侧防热层后的金属壳体进行固化处理,得到防隔热复合材料,所述固化处理包括在真空状态下压力固化。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步骤5)中,在所述固化处理前,对所述缠绕内侧隔热层和外侧防热层后的金属壳体采用吸胶材料和真空材料包覆处理。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还包括步骤6):在所述步骤5)得到的防隔热复合材料的表面进行刷胶防护处理。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在进行刷胶防护处理前,去除所述步骤5)的防隔热复合材料表面的吸胶材料和真空材料。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步骤6)中,所述刷胶防护处理包括:在所述步骤5)的防隔热复合材料的表面涂刷环氧树脂胶液。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步骤1)中,所述预处理包括:采用磨料粒度为20目~60目的石英砂对金属壳体表面进行喷砂处理。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步骤2)中,所述贴胶膜并硫化包括:将金属壳体置于70-90℃温度下预热20-50min后,在金属壳体表面粘贴环氧树脂基胶膜,胶膜粘贴完毕后,置于100-120℃温度中硫化10min~20min。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步骤3)中,所述内侧隔热层为空心玻璃微珠填充的无碱玻纤网格预浸布,所述预浸布带宽度为140mm-160mm。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步骤3)中,所述缠绕为重叠缠绕,所述缠绕后内侧隔热层的厚度为8mm~9mm。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步骤4)中,所述外侧防热层为斜切高硅氧玻璃纤维预浸布带,所述预浸布带宽度为60-8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三江航天红阳机电有限公司,未经湖北三江航天红阳机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0092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