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GPS和无线通讯的车队管理方法、系统和车载电子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95650.6 | 申请日: | 2017-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455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0 |
发明(设计)人: | 李晓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南邮信息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G1/0962 | 分类号: | G08G1/0962;G08B21/02;A61B5/0245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2243 | 代理人: | 邓道花 |
地址: | 210038 江苏省南京市南京栖***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gps 无线通讯 车队 管理 方法 系统 车载 电子设备 | ||
1.基于GPS和无线通讯的车队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00、在车辆安装带有GPS模块、微控制器、音响模块和无线通讯模块的车载电子设备,在车队控制中心设置带有网络模块的控制计算机,所述车载电子设备的无线通讯模块可与控制计算机的网络模块以网络连接;
S200、从车队控制中心的控制计算机,通过网络模块向车辆的车载电子设备发送位置相关的安全提示信息,所述安全提示信息包括道路位置、方向和提示内容;
S300、当车载电子设备的微控制器通过GPS模块,检测到车辆行驶至与所述安全提示信息相符的道路位置和方向时,由微控制器驱动音响模块,播放安全提示信息中的提示内容;
S400、微控制器通过蓝牙模块实时采集人体脉搏感应器传来的脉搏信息;
S500、当检测到脉搏指数低于某个警戒值时,立即发出声光告警;
S600、当脉搏报警持续某个门限时间后,向车队控制中心的控制计算机发出脉搏报警信息,所述脉搏报警信息包括当前车辆、车辆位置、驾驶员、时间和所采集的脉搏指数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GPS和无线通讯的车队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骤S200以及S300中的安全提示信息还包括信息分类和安全提示等级,使每条安全提示信息具有唯一的信息分类,每种信息分类都对应唯一的安全提示等级;其中步骤S200中安全提示信息发送过程步骤如下:
S201、人工通过控制计算机的人机交互界面,输入所需发送安全提示信息的车辆、道路位置、方向、提示内容、信息分类和安全提示等级;
S202、控制计算机的应用程序取得人工输入的安全提示信息;
S203、控制计算机通过网络,向车辆发送安全提示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GPS和无线通讯的车队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00中微控制器驱动音响模块播放时,根据安全提示信息的安全提示等级,采用不同的音量、音色、背景音和声音风格,来播放安全提示信息中的提示内容。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基于GPS和无线通讯的车队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电子设备还包括蓝牙模块,和与之相配套的人体脉搏感应器,其中人体脉搏感应器具有蓝牙模块。
5.基于GPS和无线通讯的车队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辆和车队控制中心,所述车辆安装车载电子设备,所述车载电子设备包括GPS模块、微控制器、音响模块和无线通讯模块;所述车队控制中心包括控制计算机,所述控制计算机具有网络模块;所述车载电子设备的无线通讯模块可与控制计算机的网络模块以网络连接;车载电子设备还包括蓝牙模块,和与之相配套的人体脉搏感应器,所述人体脉搏感应器具有蓝牙模块。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GPS和无线通讯的车队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电子设备的无线通讯模块是4G通讯模块,所述控制计算机的网络模块是有线网络模块、4G通讯模块和WIFI模块中的任意一种。
7.基于GPS和无线通讯的车载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GPS模块、微控制器、音响模块和无线通讯模块,并且:
1)所述微控制器通过无线通讯模块,接收来自网络的位置相关的安全提示信息,所述安全提示信息包括道路位置、方向和提示内容,还包括信息分类和安全提示等级;
2)当车载电子设备的微控制器通过GPS模块,检测到车辆行驶至与所述安全提示信息相符的道路位置和方向时,由微控制器驱动音响模块,播放安全提示信息中的提示内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GPS和无线通讯的车载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电子设备还包括蓝牙模块,和与之相配套的人体脉搏感应器,所述人体脉搏感应器具有蓝牙模块;当车载电子设备的微控制器通过GPS模块,检测到车辆行驶至与所述安全提示信息相符的道路位置和方向时,如果检测到脉搏指数低于某个警戒值时,立即发出声光告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南邮信息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南邮信息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9565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