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紧凑型脑卒中肢体康复训练车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95577.2 | 申请日: | 2017-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7391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3 |
发明(设计)人: | 徐海波;林玉锋;樊星;黄文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A63B22/08 | 分类号: | A63B22/08;A63B21/00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闵岳峰 |
地址: | 710049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底部支撑模块 脑卒中 推杆 肢体康复训练 磁粉制动器 把手模块 把手支架 固定外壳 助力踏板 座位模块 支撑杆 电机 用户操作面板 伸缩式横梁 底部支撑 电动推杆 康复训练 靠背座位 模块组成 移动支架 螺钉 固定架 脚踏板 带轮 扶手 皮带 轴承 肢体 把手 座位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紧凑型脑卒中肢体康复训练车,包括把手模块、底部支撑模块、助力踏板模块和座位模块;其中,所述底部支撑模块由底部支撑机架、伸缩式横梁、座位固定及移动支架组成;把手模块包括把手、把手支架和用户操作面板,把手支架通过螺钉与底部支撑模块进行直接连接;所述助力踏板模块由磁粉制动器、轴承、电机、皮带、带轮、支撑杆和脚踏板模块组成,通过磁粉制动器和电机的固定架以及支撑杆与底部支撑模块进行连接;座位模块包括推杆固定外壳,电动推杆,带靠背座位和扶手,通过推杆固定外壳与底部支撑模块进行连接。本发明用于患有脑卒中肢体的患者康复训练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康复机器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紧凑型脑卒中肢体康复训练车。
背景技术
由脑中风、脊椎受伤、脑外伤等造成的下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数量逐年增多,下肢运动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给患者家庭造成沉重负担。因此,将智能机器人技术应用于康复领域,对下肢运动障碍患者的康复治疗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机器人技术的快速发展,众多学者将智能机器人技术与康复医学相结合,利用机器人运动精度高、数据状态采集精确、交互性强、智能自动的特点来辅助或代替康复医师完成运动治疗,康复机器人随之应运而生。康复机器人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临床运动治疗方法的诸多不足,缓解了康复医师需求。
中国发明专利CN200810064124公布了一种具有多种运动和反馈模式的运动训练脚踏车,具体包括脚踏车和控制模块等,但其存在以下不足:没有具体的机械结构设计,只存在概念设计;表面肌电信号采集延迟高,不适用于实时监测控制。
中国发明专利CN201621045549公布了一种医疗康复所用脚踏车,它具体由外壳,不锈钢底座,制动器,踏板,座位和扶手等组成,但其存在以下不足:没有实时观测数据的面板,用户不能实时了解身体状况;因为设计原因,用户进入器械的空间有一定阻碍,是不安全因素。
中国发明专利CN201620879472公布了一种康复理疗脚踏车,其具体由机架,转轴套,连杆和踏板等组成,但其存在以下的不足:没有配套的座位装置,需要用户自行选择座位;没有制动器,仅仅踩踏踏板锻炼效果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脑卒中肢体康复训练车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紧凑型脑卒中肢体康复训练车。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紧凑型脑卒中肢体康复训练车,该训练车包括底部支撑模块以及安装在底部支撑模块上的把手模块、助力踏板模块和座位模块。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底部支撑模块包括底部支撑机架,底部支撑机架的一端垂直连接有第一支撑横梁另一端与座位支撑杆件的一端相连,座位支撑杆件的另一端垂直连接有第二支撑横梁,其中,把手模块安装在底部支撑机架上,助力踏板模块安装在第一支撑横梁和底部支撑机架上,座位模块安装在座位支撑杆件上。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底部支撑模块还包括设置在第一支撑横梁两端的第一横梁伸缩杆,以及设置在第二支撑横梁两端的第二横梁伸缩杆,第一横梁伸缩杆与第一支撑横梁形成移动副,第二横梁伸缩杆与第二支撑横梁形成移动副。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底部支撑机架和座位支撑杆件的连接处还垂直连接有一个支撑横梁。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把手模块包括竖直方向上设置的把手支架,该把手支架底部安装在底部支撑机架上,顶部铰接有用户操作面板,把手支架的中部通过把手固定套铰接有把手,且把手朝向座位模块的一侧张开。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助力踏板模块包括阶梯轴、踏板固定架以及安装在第一支撑横梁上的制动器固定架和电机固定架,电机固定架上安装有电机,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水平设置的阶梯轴一端相连,阶梯轴的另一端穿过制动器固定架与安装在制动器固定架上的空心轴磁粉制动器相连,且阶梯轴靠近空心轴磁粉制动器的一端还套装有第一多楔带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9557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干馏炉排焦装置的蒸汽冷却结构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安全的智能送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