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页岩油催化加氢制备燃料油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94923.5 | 申请日: | 2017-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556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发明(设计)人: | 罗继刚;陈小斌;张笑剑;柴平平;罗继庆;耿强;梁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抚顺新瑞催化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G67/02 | 分类号: | C10G6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3122 辽宁省抚顺市经***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页岩 催化 加氢 制备 燃料油 方法 | ||
本申请涉及一种页岩油催化加氢制备燃料油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页岩油除去粒径大于20微米的杂质,与含硫助剂混合后再与氢气混合得到混氢原料油;混氢原料油依次进入加氢保护反应器、加氢精制反应器中反应,反应输出物进行气液分离,低压分离器的液体分离物与含有捕氨剂的脱盐水混合后,进入加氢改质反应器进行反应;c)反应输出物经过第二高压分离器进行一次分离,第二高压分离器的下部分离物进入第二低压分离器进行二次分离;d)物料在第二低压分离器内分离后,顶部气体分离物回收,底部液体分离物送入分馏塔;e)分馏塔分馏得到最终产品。使用本方法能够有效解决结焦问题,催化剂不易中毒,生产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工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页岩油催化加氢制备燃料油的方法。
背景技术
页岩油是油母页岩经热解得到的液体产物,其与天然石油相比,具有烯烃含量高、杂环芳烃含量高等特点。页岩油中高杂环芳烃阻碍了它直接作为运输燃料油的利用;此外,页岩油中的大多数氮是以芳香化合物型存在,页岩油中氮的存在降低了燃料的稳定性,带来贮藏问题,也导致在燃烧时增加NOx的放出。此外在页岩油中存在高含量的硫,当油燃烧时,由于硫以SOx形式放出,所以氮和硫都是不理想组分。因此以页岩油为原料生产燃料油,必须脱除硫和氮,并降低芳香烃含量。
加氢处理是油品在氢压下进行催化改质的统称,是指在催化剂和氢气存在下,原料油中含硫、氮、氧的非烃组分和有机金属化合物分子发生脱除硫、氮、氧和金属的氢解反应,烯烃和芳烃分子发生加氢反应使其饱和,反应的产品为低硫、低氮的油品及H2S、NH3等,以上这些反应都有化学氢耗并且都是放热反应。页岩油馏分加氢处理过程的主要反应包括:含硫、含氮、含氧化合物等非烃类的加氢分解反应;烯烃和芳烃(主要是稠环芳烃)的加氢饱和反应;此外还有少量的开环、断链和缩合反应。这些反应一般包括一系列平行顺序反应,构成复杂的反应网络,而反应深度和速率往往取决于原料油的化学组成、催化剂以及过程的工艺条件。一般来说,氮化物的加氢最为困难,要求条件最为苛刻,在满足脱氮的条件下,也能满足脱硫、脱氧的要求。
现有的页岩油加氢工艺一般分为两种:第一种是原料油经过前处理后与氢气混合后通过换热、加热等方式升温到一定的反应温度,一般为330℃-420℃,然后进入加氢反应器,自上而下通过催化剂床层进行烯烃饱和、加氢脱硫、加氢脱氮、芳烃饱和、加氢脱氧等一系列反应,该方法适用于天然石油的馏分油和质量较好的原料油,行业内一般称为页岩油一段加氢法;第二种是页岩油原料油一定压力和一定空速下,先进入第一反应器、在300℃以上的温度下进行加氢反应,然后再升温后进入第二反应器、在420℃以上的温度进行加氢精制反应,行业内一般称为两段加氢法或者连续加氢法。
上述两种方法中,页岩油均是高温直接进入加氢反应器,这种情况下页岩油中的不饱和组分会急剧反应,生成胶质,然后高温结焦造成阻塞催化剂孔道或催化剂床层,导致系统压差增大,装置稳定性下降,甚至被迫停工。另外,由于页岩油本身不如原油稳定,在高温状态下容易产生亚稳态物质,这些亚稳态物质在反应器中处于高温、高压的氢氛围中容易发生聚合,进一步加重结焦现象。
此外,由于页岩油中氮含量很高,可达到5000-18000μg/g,在这种情况下反应器中NH3的相对含量会相当高,这就很容易破坏加氢催化剂的酸性中心,而使加氢催化剂快速失活,寿命减短,就需要不断的中断生产来更换催化剂,造成生产成本居高不下。
一段加氢法的优点在于工艺简单、使用常规催化剂即可,缺点在于系统稳定性差、结焦严重、催化剂寿命短;两段加氢法的优点在于系统稳定性好、结焦问题和催化剂寿命较短的问题相对较好,但其缺点是需要使用特殊催化剂、成本高,而且如果页岩油质量较差的情况下(胶质含量高、氮含量高),并未很好解决催化剂中毒和结焦的问题。
鉴于此,特提出本申请。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页岩油催化加氢制备燃料油的方法,以解决上述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抚顺新瑞催化剂有限公司,未经抚顺新瑞催化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9492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