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复合型人工小血管支架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1191617.6 申请日: 2017-11-24
公开(公告)号: CN107715179B 公开(公告)日: 2022-08-26
发明(设计)人: 游庆军;王锋;黄朝晖;茆勇 申请(专利权)人: 江南大学附属医院
主分类号: A61L27/40 分类号: A61L27/40;A61L27/36;A61L27/38;A61L27/50;A61L27/56;A61L27/58
代理公司: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104 代理人: 曹祖良;任月娜
地址: 214062 ***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复合型 人工 血管 支架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发明涉及复合型人工小血管支架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内层和外层,内层为去细胞心内膜,外层为主动脉弹力层微米颗粒多孔支架,外层和内层间采用胶原连接。制备时首先将心内膜去细胞后采用戊二醛处理,主动脉弹力层组织研磨成颗粒后制成溶液在模具中干燥制成多孔支架,将内层材料连同轴心套入多孔支架中,向内层和外层间的空隙中注入液态胶原粘合。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步骤易于操作,分层仿生构建小口径组织工程血管,制备出具有与正常血管相似的理化、生物力学性能并可与自身血管组织再生相匹配的可降解性小口径血管支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型人工小血管支架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医疗血管支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是目前治疗冠心病行之有效的手段之一,移植血管常用材料有大隐静脉、乳内动脉以及桡动脉等。静脉来源相对丰富,但管壁薄、弹性差,存在内膜增生、易堵塞等缺点。从通畅率考虑,应尽可能多地用动脉材料,但自体动脉来源有限。目前临床上应用较广泛的两种人工血管涤纶(dacron)和膨体聚四氟乙烯(expanded polytet—rafluoroethylene,ePTFE),由于弹性差、顺应性差以及易形成血栓(缺乏内膜)等缺点,作为血管移植物,尤其是小口径血管移植物(<5mm),尚不能令人满意。

组织工程学血管(tissue engineering blood vessel,TEBV)作为组织工程学领域的产物之一,其发展使心血管病的治疗充满希望,标志着组织工程学由单一组织再生向复合组织的预制迈出了重大的一步。它的核心是种子细胞、可供种子细胞进行生命活动的血管支架材料以及细胞与血管支架的相互作用,其主要研究内容是血管支架材料的制备、种子细胞的筛选和培养。近年来,高分子生物材料和生物工程技术的迅速发展为人类寻找并研制理想的组织工程化血管支架提供了新的途径。关于人工合成可降解高分子血管支架材料,国内外研究最多的是聚乙酸(polyglycolic acid,PGA)、聚氨酯、聚乳酸(polylacticacid,PLA)及其共聚物。现有的人造血管材料均有不尽人意之处,特别是用于替代直径5mm的小血管时,常常由于血栓形成和新生内膜增厚导致血管闭塞而使移植失败。目前面临着以下几个困难:(1)机械强度和弹性:目前植入体内的TEBV可承受一定的肺循环压力,但对于体循环压力的承受力仍需进一步提高。如PGA、PLA材料降解时间为6~8周,降解时间过快,导致组织工程血管松软、脆弱,机械支撑力较弱;(2)远期通畅率:目前大口径TEBV可保持一定的远期通畅率,但是小口径TEBV的远期通畅率仍不理想;(3)材料亲水性差致细胞吸附力较弱。如聚氨酯材料,其顺应性非常好,力学性能也很好,在组织工程血管的研究方面文献也较多。但这种材料降解率较差,细胞在其上粘附能力和增殖活性较差,目前很多实验的重点放在促进聚氨酯表面内皮化的研究上。理想的人造血管应能在愈合过程中随着支架的降解而重塑,形成一条与宿主动脉具有相同机械和生物性能的新血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复合型人工小血管支架及其制备方法,在支架上种植种子细胞可完成体外成血管,将此血管移植动物体内,通过降解和再生过程,最终自体血管组织再生代替移植血管,达到移植血管完全自体化的目的,得到与宿主动脉具有相似的机械和生物性能的新生小血管。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复合型人工小血管支架,所述小血管支架包括内层和外层,所述内层为去细胞心内膜,所述外层为主动脉弹力层微米颗粒多孔支架,所述外层和内层间采用蛋白质交联剂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小血管支架的外径为4~5mm。

进一步的,所述小血管支架的内径为3~3.2mm。

复合型人工小血管支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内层材料的制备:取新鲜猪心脏,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以心内膜为原料采用去细胞液进行去细胞处理;将去细胞的心内膜浸入含有2-3 %戊二醛液体作用3-4h,用双蒸水反复冲洗去残余戊二醛,环氧乙烷消毒备用得到内层去细胞心内膜;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未经江南大学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9161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