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油发动机磨合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83816.2 | 申请日: | 2017-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6538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5 |
发明(设计)人: | 刘典云;彭珍粒;胡瀚;朱林;吴照说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昌河汽车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B79/00 | 分类号: | F02B7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何世磊 |
地址: | 333002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油 发动机 磨合 方法 | ||
1.一种汽油发动机磨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四个磨合阶段,具体包括:
第一阶段第一步:在2000rpm、油门全开的发动机倒拖工况下运行5分钟,记录机油压力、机油温度及燃油消耗率;
第一阶段第二步:在2000rpm、2bar的发动机工况下运行10分钟,记录机油压力、机油温度及燃油消耗率;
第一阶段第三步:在2000rpm、1/4最大安全负荷的发动机工况下运行20分钟,记录机油压力、机油温度及燃油消耗率;
第一阶段第四步:在2500rpm、1/4最大安全负荷的发动机工况下运行20分钟,记录机油压力、机油温度及燃油消耗率;
第一阶段第五步:在2000rpm、2bar的发动机工况下运行10分钟,记录机油压力、机油温度及燃油消耗率;
第一阶段第六步:在3000rpm、1/4最大安全负荷的发动机工况下运行20分钟,记录机油压力、机油温度及燃油消耗率;
第一阶段第七步:在3500rpm、1/4最大安全负荷的发动机工况下运行20分钟,记录机油压力、机油温度及燃油消耗率;
第一阶段第八步:在2000rpm、2bar的发动机工况下运行10分钟,记录机油压力、机油温度及燃油消耗率;
第一阶段第九步:在4000rpm、1/4最大安全负荷的发动机工况下运行20分钟,记录机油压力、机油温度及燃油消耗率;
第一阶段第十步:在4500rpm、1/4最大安全负荷的发动机工况下运行20分钟,记录机油压力、机油温度及燃油消耗率;
在上述第一阶段中,每完成一次2000rpm、2bar的发动机工况,均对比一次记录机油压力、机油温度及燃油消耗率,当至少一个数据存在异常时,对发动机进行点检,待确认发动机状态正常后,重复上一步操作,在完成第一阶段后对比2000rpm、油门全开的发动机倒拖损失,当发动机倒拖损失的数据出现异常时,返回第一阶段重新磨合,若未出现异常,则进行第二阶段磨合;
第二阶段第一步:在2000rpm、油门全开的发动机倒拖工况下运行5分钟,记录机油压力、机油温度及燃油消耗率;
第二阶段第二步:在2000rpm、2bar的发动机工况下运行10分钟,记录机油压力、机油温度及燃油消耗率;
第二阶段第三步:在2000rpm、2/4最大安全负荷的发动机工况下运行20分钟,记录机油压力、机油温度及燃油消耗率;
第二阶段第四步:在2500rpm、2/4最大安全负荷的发动机工况下运行20分钟,记录机油压力、机油温度及燃油消耗率;
第二阶段第五步:在2000rpm、2bar的发动机工况下运行10分钟,记录机油压力、机油温度及燃油消耗率;
第二阶段第六步:在3000rpm、2/4最大安全负荷的发动机工况下运行20分钟,记录机油压力、机油温度及燃油消耗率;
第二阶段第七步:在3500rpm、2/4最大安全负荷的发动机工况下运行20分钟,记录机油压力、机油温度及燃油消耗率;
第二阶段第八步:在2000rpm、2bar的发动机工况下运行10分钟,记录机油压力、机油温度及燃油消耗率;
第二阶段第九步:在4000rpm、2/4最大安全负荷的发动机工况下运行20分钟,记录机油压力、机油温度及燃油消耗率;
第二阶段第十步:在4500rpm、2/4最大安全负荷的发动机工况下运行20分钟,记录机油压力、机油温度及燃油消耗率;
第二阶段第十一步:在2000rpm、2bar的发动机工况下运行10分钟,记录机油压力、机油温度及燃油消耗率;
第二阶段第十二步:在5000rpm、2/4最大安全负荷的发动机工况运行20分钟,记录机油压力、机油温度及燃油消耗率;
第二阶段第十三步:在2000rpm、2bar的发动机工况下运行10分钟,记录机油压力、机油温度及燃油消耗率;
在上述第二阶段中,每完成一次2000rpm、2bar的发动机工况,均对比一次记录机油压力、机油温度及燃油消耗率,当至少一个数据存在异常时,对发动机进行点检,待确认发动机状态正常后,重复上一步操作,在完成第二阶段后对比2000rpm、油门全开的发动机倒拖损失,当发动机倒拖损失的数据出现异常时,返回第一阶段重新磨合,若未出现异常,则进行第三阶段磨合;
第三阶段第一步:在2000rpm、油门全开的发动机倒拖工况下运行5分钟,记录机油压力、机油温度及燃油消耗率;
第三阶段第二步:在2000rpm、2bar的发动机工况下运行10分钟,记录机油压力、机油温度及燃油消耗率;
第三阶段第三步:在2500rpm、3/4最大安全负荷的发动机工况下运行20分钟,记录机油压力、机油温度及燃油消耗率;
第三阶段第四步:在2000rpm、2bar的发动机工况下运行10分钟,记录机油压力、机油温度及燃油消耗率;
第三阶段第五步:在3000rpm、3/4最大安全负荷的发动机工况下运行20分钟,记录机油压力、机油温度及燃油消耗率;
第三阶段第六步:在3500rpm、3/4最大安全负荷的发动机工况下运行20分钟,记录机油压力、机油温度及燃油消耗率;
第三阶段第七步:在2000rpm、2bar的发动机工况下运行10分钟,记录机油压力、机油温度及燃油消耗率;
第三阶段第八步:在4000rpm、3/4最大安全负荷的发动机工况下运行20分钟,记录机油压力、机油温度及燃油消耗率;
第三阶段第九步:在4500rpm、3/4最大安全负荷的发动机工况下运行20分钟,记录机油压力、机油温度及燃油消耗率;
第三阶段第十步:在2000rpm、2bar的发动机工况下运行10分钟,记录机油压力、机油温度及燃油消耗率;
第三阶段第十一步:在5000rpm、3/4最大安全负荷的发动机工况下运行20分钟,记录机油压力、机油温度及燃油消耗率;
第三阶段第十二步:在5500rpm、3/4最大安全负荷的发动机工况下运行20分钟,记录机油压力、机油温度及燃油消耗率;
第三阶段第十三步:在2000rpm、2bar的发动机工况下运行10分钟,记录机油压力、机油温度及燃油消耗率;
在上述第三阶段中,每完成一次2000rpm、2bar的发动机工况,均对比一次记录机油压力、机油温度及燃油消耗率,当至少一个数据存在异常时,对发动机进行点检,待确认发动机状态正常后,重复上一步操作,在完成第三阶段后对比2000rpm、油门全开的发动机倒拖损失,当发动机倒拖损失的数据出现异常时,返回第一阶段重新磨合,若未出现异常,则进行第四阶段磨合;
第四阶段第一步:在2000rpm、油门全开的发动机倒拖工况下运行5分钟,记录机油压力、机油温度及燃油消耗率;
第四阶段第二步:在2000rpm、2bar的发动机工况下运行10分钟,记录机油压力、机油温度及燃油消耗率;
第四阶段第三步:在2500rpm、最大安全负荷的发动机工况下运行20分钟,记录机油压力、机油温度及燃油消耗率;
第四阶段第四步:在2000rpm、2bar的发动机工况下运行10分钟,记录机油压力、机油温度及燃油消耗率;
第四阶段第五步:在3000rpm、最大安全负荷的发动机工况下运行20分钟,记录机油压力、机油温度及燃油消耗率;
第四阶段第六步:在3500rpm、最大安全负荷的发动机工况下运行20分钟,记录机油压力、机油温度及燃油消耗率;
第四阶段第七步:在2000rpm、2bar的发动机工况下运行10分钟,记录机油压力、机油温度及燃油消耗率;
第四阶段第八步:在4000rpm、最大安全负荷的发动机工况下运行20分钟,记录机油压力、机油温度及燃油消耗率;
第四阶段第九步:在4500rpm、最大安全负荷的发动机工况下运行20分钟,记录机油压力、机油温度及燃油消耗率;
第四阶段第十步:在2000rpm、2bar的发动机工况下运行10分钟,记录机油压力、机油温度及燃油消耗率;
第四阶段第十一步:在5000rpm、最大安全负荷的发动机工况下运行20分钟,记录机油压力、机油温度及燃油消耗率;
第四阶段第十二步:在5500rpm、最大安全负荷的发动机工况下运行20分钟,记录机油压力、机油温度及燃油消耗率;
第四阶段第十三步:在2000rpm、2bar的发动机工况下运行10分钟,记录机油压力、机油温度及燃油消耗率;
第四阶段第十四步:在6000rpm、最大安全负荷的发动机工况下运行20分钟,记录机油压力、机油温度及燃油消耗率;
第四阶段第十五步:在6500rpm、最大安全负荷的发动机工况下运行20分钟,记录机油压力、机油温度及燃油消耗率;
第四阶段第十六步:在2000rpm、2bar的发动机工况下运行10分钟,记录机油压力、机油温度及燃油消耗率;
第四阶段第十七步:在2000rpm、2bar的发动机工况下运行5分钟,记录机油压力、机油温度及燃油消耗率;
在上述第四阶段中,每完成一次2000rpm、2bar的发动机工况,均对比一次记录机油压力、机油温度及燃油消耗率,当至少一个数据存在异常时,对发动机进行点检,待确认发动机状态正常后,重复上一步操作,在完成第四阶段后对比2000rpm、油门全开的发动机倒拖损失,当发动机倒拖损失的数据出现异常时,返回第一阶段重新磨合,若未出现异常,则结束磨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昌河汽车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江西昌河汽车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8381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