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圆柱钢件外圆面电镀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82274.7 | 申请日: | 2017-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799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9 |
发明(设计)人: | 李和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精通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D3/56 | 分类号: | C25D3/56;C25D5/36 |
代理公司: | 成都华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51223 | 代理人: | 何燕明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圆柱 钢件外圆面 电镀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镀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圆柱钢件外圆面电镀工艺。
背景技术
钢件通常为了防锈耐磨会在表面进行电镀处理,具有高硬度、优良的耐磨性能、耐蚀性及表面装饰性,以提高钢铁基材的耐蚀性、耐磨性、表面硬度及装饰性。但目前的电镀方法对于镀层的耐磨性和耐蚀性都还有待提高,故需要研究新的表面电镀处理方法和电镀液,提高镀层与钢件的结合力,增强涂层的耐磨性和耐蚀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圆柱钢件外圆面电镀工艺,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实现本发明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圆柱钢件外圆面电镀工艺,包括以下内容:a.采用有机溶剂对钢件表面进行除油,除锈并清洗干净,对钢件外圆面进行打磨;b.配制电镀液,电镀液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硫酸铬25~40份,硫酸钾10~20份,氟硼酸15~30份,甲烷磺酸锡1~3份,次亚磷酸钠15~35份,丙三醇1~5份,络合剂1~5份,配位剂1~5份,缓冲剂1~3份,乙烷1~3份,去离子水80~100份;c.搅拌电镀液1~2小时后,钢件浸入电镀液,电镀液温度为35~45℃,电镀时间为20~25分钟。
进一步地,所述电镀液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硫酸铬35份,硫酸钾15份,氟硼酸20份,甲烷磺酸锡2份,次亚磷酸钠25份,丙三醇3份,络合剂2份,配位剂2份,缓冲剂2份,乙烷2份,去离子水95份。
进一步地,内容c中电镀液搅拌时间为2小时,电镀时间为25分钟。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上述方法,电镀液按比例混合后搅拌均匀,制得耐磨损电镀液,并通过将该电镀液电镀于钢件表面,从而使得钢件在实际使用时有效防止磨损,镀层与钢件的结合力强,增强了涂层的耐磨性和耐蚀性,提高了使用寿命和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本发明提供的圆柱钢件外圆面电镀工艺,包括以下内容:a. 采用有机溶剂对钢件表面进行除油,除锈并清洗干净,对钢件外圆面进行打磨;b.配制电镀液,电镀液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硫酸铬25~40份,硫酸钾10~20份,氟硼酸15~30份,甲烷磺酸锡1~3份,次亚磷酸钠15~35份,丙三醇1~5份,络合剂1~5份,配位剂1~5份,缓冲剂1~3份,乙烷1~3份,去离子水80~100份;c.搅拌电镀液1~2小时后,钢件浸入电镀液,电镀液温度为35~45℃,电镀时间为20~25分钟。
电镀液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硫酸铬35份,硫酸钾15份,氟硼酸20份,甲烷磺酸锡2份,次亚磷酸钠25份,丙三醇3份,络合剂2份,配位剂2份,缓冲剂2份,乙烷2份,去离子水95份。内容c中电镀液搅拌时间为2小时,电镀时间为25分钟。
通过上述方法,电镀液按比例混合后搅拌均匀,制得耐磨损电镀液,并通过将该电镀液电镀于钢件表面,从而使得钢件在实际使用时有效防止磨损,镀层与钢件的结合力强,增强了涂层的耐磨性和耐蚀性,提高了使用寿命和性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内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等,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精通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精通机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8227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报警方法、装置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滴淋式降膜蒸发布液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