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控变色车用玻璃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80733.8 | 申请日: | 2017-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229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31 |
发明(设计)人: | 叶惠林;张羽;许良珍;方芳;杨河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宸美(厦门)光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15/00 | 分类号: | B32B15/00;B32B17/00;B32B17/06;B60J3/04;G02F1/15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1009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控变色 透明导电层 玻璃基材 车用玻璃 电能提供装置 输出 变色 汽车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控变色车用玻璃,包括:第一玻璃基材层、第一透明导电层、电控变色层及第二玻璃基材层;第一透明导电层设置于第一玻璃基材层上,第一透明导电层接收汽车的电能提供装置输出的电能;电控变色层设置于第一透明导电层上,并完全覆盖第一透明导电层,电控变色层接收第一透明导电层输出的电能且电控变色层的变色程度根据电能大小而变化;第二玻璃基材层设置于电控变色层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用玻璃,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电控变色车用玻璃。
背景技术
近年,汽车成为家用常见的交通工具选择,尤其在电动汽车以及油电混合汽车的发展上,配合全球性的新能源以及环保政策,每年都在快速地增长,作为车辆所必备的车用玻璃行业也理所当然地蓬勃了起来。实际上,单独而言,光是汽车玻璃行业的份额就达到170亿美元,市场前景良好。
但是不可讳言的,相较于车辆的动力、操纵、电控与安全性部件而言,车用玻璃的进步显得步履蹒跚,并留下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举例来说,一般的汽车玻璃主要由一年和层做为中心夹组两片玻璃层组成,仅能单纯提供透光以及强度保护,因为缺少了调色、变色、调整光线进入角度的功能,使用过程中常见出现以下问题:
1、在夏天高温的户外,太阳光通过车窗玻璃照入车内,透过温室效应效果,将快速地提升车内温度,美国一项研究发现,当气温达到35℃时,阳光照射15分钟,封闭车厢里的温度就能升至65℃。而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州皇家汽车俱乐部进行的测试中,汽车在阳光下停放1分钟后,车内温度会从19℃窜至30℃,7分钟后可达40℃以上的高温。很明显的,在这样的车内条件下,将会很快地造成车辆内装老化、车内敏感电子组件故障的问题发生的可能,以及在车辆使用时需要加大空调力度,等待车内温度降低的不适与耗能。
2、当车辆在夜间行驶时,于对向来车开启开远光灯的状况下,常使辆驾驶员无法看清楚道路状况,尤其来车开启远光灯的环境常常是无路灯照明或是道路蜿蜒崎岖的异常状况。于此情况下无法看清路况,将给辆驾驶员及乘客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并配合新时代车辆的开发,一种克服上述缺陷的车用玻璃明显具有市场需要,配合新能源车多具有电池以及电力转换系统配合的特性,电控材料在车用玻璃上的应用成为新的研究目标。也成为车用玻璃业界竞逐的桂冠。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控变色车用玻璃,其中,包括:
第一玻璃基材层;
第一透明导电层,设置于所述第一玻璃基材层上,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接收汽车的电能提供装置输出的电能;
电控变色层,设置于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上,所述电控变色层接收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输出的所述电能且所述电控变色层的变色程度根据所述电能大小而变化;
第二玻璃基材层,设置于所述电控变色层上。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控变色车用玻璃,其中,包括:
塑料薄膜层;
第一透明导电层,设置于所述塑料薄膜层上,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接收汽车的电能提供装置输出的电能;
电控变色层,设置于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上,所述电控变色层接收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输出的所述电能且所述电控变色层的变色程度根据所述电能大小而变化;
粘合层,设置于所述电控变色层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全部或部分有益的技术效果:
1、在不需要太阳光照射到车内时,电控变色车用玻璃可以自动变色阻挡太阳照入(比如夏天户外停车时候),当需要太阳照入时,电控变色车用玻璃又可以变得透明(比如冬天行驶过程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宸美(厦门)光电有限公司,未经宸美(厦门)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8073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叶片内部电加热层的绝缘方法
- 下一篇:一种槽型构件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