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封窜体系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1711180107.9 | 申请日: | 2017-11-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480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 发明(设计)人: | 王尧;王浩;王斯雯;吴冬;李瑞;马昌明;郑猛;刘强;王磊;陈小凯;滕立勇;戴倩倩;何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9K8/467 | 分类号: | C09K8/467;E21B33/13;E21B43/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沈金辉;刘娟 |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体系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封窜体系,所述封窜体系包括第一子封窜体系和第二子封窜体系,其中,
以重量份数计,所述第一子封窜体系的原料组成包括:0.05-0.35份Na2SO3、0.2-0.5份阳离子聚丙烯酰胺、0.1-0.5份聚氧乙烯醚、0.2-1.0份油泥、0.05-0.3份酚醛树脂交联剂、0.05-0.1份C6H4(NH2)2和100份水;
以重量份数计,所述第二子封窜体系的原料组成包括:1.0-3.0份十七烷基二甲基甜菜碱、0.01-0.1份脂肪酸二乙醇酰胺、0.5-1.5份聚氧乙烯脂肪酰胺和100份水;
所述封窜体系用于火山岩油藏注气井封窜时,先向火山岩地层中注入第一子封窜体系,控制注入排量为10-20m3/h;待所述第一子封窜体系注入完毕后,间隔24-48h,向所述火山岩地层中注入第二子封窜体系,控制注入流量为4-10m3/h。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窜体系,其中,所述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的重均分子量为(1.0-6.5)×106。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封窜体系,其中,所述油泥是经过干燥处理后得到的油泥。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封窜体系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
配制第一子封窜体系:向水中加入Na2SO3、阳离子聚丙烯酰胺、聚氧乙烯醚、油泥、酚醛树脂交联剂和C6H4(NH2)2,加入过程中确保各组分充分溶解,得到第一子封窜体系;
配制第二子封窜体系;向水中加入十七烷基二甲基甜菜碱、聚氧乙烯脂肪酰胺和脂肪酸二乙醇酰胺,混合后得到第二子封窜体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配制第一子封窜体系包括以下过程:
将水和Na2SO3加入容器中,以100-150r/min的速度搅拌至充分溶解;
向所述容器中加入阳离子聚丙烯酰胺,搅拌至充分溶解,搅拌过程中,控制搅拌逐渐由100-150r/min升至250-350r/min;
向所述容器中加入聚氧乙烯醚,以250-350r/min的速度搅拌至混合均匀;
向所述容器中加入油泥,以350-400r/min的速度搅拌至混合均匀;
向所述容器中加入酚醛树脂交联剂,以250-350r/min的速度搅拌至充分溶解;
向所述容器中加入C6H4(NH2)2,以250-350r/min的速度搅拌至充分溶解,得到第一子封窜体系。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配制第二子封窜体系包括以下过程:
向容器中依次加入水、十七烷基二甲基甜菜碱、聚氧乙烯脂肪酰胺和脂肪酸二乙醇酰胺,混合均匀得到第二子封窜体系。
7.一种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封窜体系在火山岩油藏注气井封窜中的应用,该应用包括以下步骤:
向火山岩地层中注入第一子封窜体系,控制注入排量为10-20m3/h;
待所述第一子封窜体系注入完毕后,间隔24-48h,向所述火山岩地层中注入第二子封窜体系,控制注入流量为4-10m3/h,完成对火山岩油藏注汽井的封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应用,其中,向火山岩地层中注入第一子封窜体系时所述第一子封窜体系在配制结束后,静置塑化预定时间,然后注入所述火山岩地层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应用,其中,所述预定时间为20-45min。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应用,其中,所述预定时间为30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80107.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