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实现固定化培养及废水深度净化的微藻培养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72912.7 | 申请日: | 2017-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880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高锋;李晨;彭苑媛;崔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M1/12 | 分类号: | C12M1/12;C12M1/00;C02F3/32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吴秉中 |
地址: | 316000 浙江省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现 固定 培养 废水 深度 净化 系统 | ||
1.一种实现固定化培养及废水深度净化的微藻培养系统,包括微藻生物膜培养器(1)和循环水箱(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藻生物膜培养器(1)通过支撑柱(2)倾斜连接于循环水箱(3)上端,所述的支撑柱(2)和循环水箱(3)之间连接有弹性块(4),所述的循环水箱(3)通过水泵(5)连接于微藻生物膜培养器(1),所述的微藻生物膜培养器(1)内部连接有培养板(8);
所述的弹性块(4)为内部中空的长方体,所述的弹性块(4)的上下底面的材料为板材(4a),所述的弹性块(4)的侧面的材料为软质胶(4c),所述的弹性块(4)内部垂直连接有弹簧(4b);
所述的培养板(8)为聚乙烯塑料材质,所述的培养板(8)表面均布有凹陷的培养槽(8a),所述的培养槽(8a)为横向的三角柱形,所述的培养槽(8a)在靠近微藻生物膜培养器(1)顶部的一侧连接有槽槛(8b);
所述的循环水箱(3)一侧底端连接有循环水出口(3b)和水箱出水口(3a),所述的循环水箱(3)另一侧的上端面设有水箱进水口(3c),所述的水箱出水口(3a)位于循环水出口(3b)上端,所述的循环水出口(3b)连接于水泵(5),所述的水箱进水口(3c)表面连接有钢丝网,所述的水箱进水口(3c)与微藻生物膜培养器(1)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现固定化培养及废水深度净化的微藻培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藻生物膜培养器(1)的倾斜角度α为15~30°,所述的微藻生物膜培养器(1)包括培养板(8),所述的培养板(8)侧壁连接有玻璃罩,所述的玻璃罩由盖板(6)和底罩(7)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现固定化培养及废水深度净化的微藻培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藻生物膜培养器(1)顶部连接有布水器(9),所述的微藻生物膜培养器(1)底部设有出水孔(11),所述的出水孔(11)内部连接有超滤膜(10),所述的布水器(9)连接于水泵(5),所的出水孔(11)与循环水箱(3)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一种实现固定化培养及废水深度净化的微藻培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藻培养系统的微藻培养方法为:将培养液输入循环水箱(3)内部,在培养板(8)表面接种微藻细胞;水泵(5)将培养液泵入布水器(9),培养液经布水器(9)布水后均匀流过微藻生物膜表面,最终流回至循环水箱(3)内部;待微藻生物膜生长至收获厚度后,刮取表面的微藻生物膜完成微藻的收获;培养板(8)表面残留的微藻生物作为种微藻细胞继续培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实现固定化培养及废水深度净化的微藻培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收获厚度为2.0~6.0mm,所收获的微藻生物膜的干重含量为4.5%~8%。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实现固定化培养及废水深度净化的微藻培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培养液为专用微藻培养液和含氮磷的废水中的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实现固定化培养及废水深度净化的微藻培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培养液采用TN含量为5.0~15mg/L,TP含量为0.2~1.0mg/L的废水,所述的废水在循环水箱(3)内部的停留时间为1.0~3.0d。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洋大学,未经浙江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7291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