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ARM TrustZone的移动终端安全服务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72709.X | 申请日: | 2017-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351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2 |
发明(设计)人: | 王国军;周雷;崔同帅;陈淑红;彭滔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G06F21/57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arm trustzone 移动 终端 安全 服务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ARM TrustZone的移动终端安全服务方法及装置,涉及通信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在安全世界启动时,获取正常世界的应用程序的源文件,通过哈希算法确定源文件的第一哈希值;通过位于正常世界的安全代理获取应用程序的调用指令,应用程序的文件信息以及应用程序的首地址;将文件信息,首地址,第一哈希值以及安全世界运行的第一时间点发送至服务器,以使服务器保存文件信息,首地址,哈希值以及第一时间点;服务器通过可验证计算机制VC获取正常世界中应用程序的第二哈希值,根据第二哈希值与第一哈希值的对比结果,确定正常世界的应用程序在初始状态时和启动时的完整性;其中第二哈希值表示应用程序的初始状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基于ARM TrustZone的移动终端安全服务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移动应用进入爆炸式增长阶段,为用户享受互联网服务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像移动支付这样的移动应用在工作和生活中变得越来越受欢迎,但是用户也越发希望通过安全移动执行环境保护应用中的秘密行为和数据。
为了有效地构建移动信任执行环境,典型的TEE(英文为:Trusted ExecutionEnvironment,中文为:可信执行环境)技术已经提出了本地设备的安全验证方法,但是这些方法希望通过在系统底层中提供信任基础,并为高级应用程序创建可信赖的验证链。另外,一些研究提出了基于硬件特征的隔离执行环境,为实时系统提供验证服务。这些解决方案各自形成检测覆盖面,但存在语义鸿沟和计算效率相对较低等问题,导致计算时间和资源开销过高。
为了解决移动设备不可靠的本地TEE技术的缺点,实时本地认证进一步占用了计算能力,已经提出了远程认证技术,为远程移动客户端的应用验证提供了一种轻量级的有效方法。配备远程认证方法,用户更容易防止远程非法软件访问秘密和法律程序,TTP(英文为:Third Trusted Party,中文为:可信第三方)是通常用于验证远程软件认证的常用技术。Khaldi等提出了一种新的方式,通过引入TTP来保护数据完整性和服务验证,在不可信实体中承诺模块安全。但是,远程认证的限制很明显,比如,认证的客户端与认证者进行错误的交互式通信,则认证人将无法从认证过程中获取信任结果;再者,远程认证带来时间延迟,可能会受到定时攻击的攻击。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ARM TrustZone的移动终端安全服务方法及装置,用以解决现有终端系统安全运行单一验证存在安全风险,导致终端系统安全运行没有保障机制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ARM TrustZone的移动终端安全服务方法,采用ARMTrustZone安全扩展技术在所述移动终端上构建安全世界和正常世界,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所述安全世界启动时,获取所述正常世界的应用程序的源文件,通过哈希算法确定所述源文件的第一哈希值;通过位于正常世界的安全代理获取所述应用程序的调用指令,所述应用程序的文件信息以及所述应用程序的首地址;
将所述文件信息,所述首地址,所述第一哈希值以及所述安全世界运行的第一时间点发送至服务器,以使所述服务器保存所述文件信息,所述首地址,所述哈希值以及所述第一时间点;
所述服务器通过可验证计算机制VC获取所述正常世界中所述应用程序的第二哈希值,根据所述第二哈希值与所述第一哈希值的对比结果,确定所述正常世界的应用程序在初始状态时和启动时的完整性;其中所述第二哈希值表示所述应用程序的初始状态。
优选地,在所述安全世界启动之前,还包括:
所述服务器通过与所述移动终端之间的软件服务协议,将所述移动终端待运行的所述应用程序进行安全检测,并将检测后的所述应用程序发送至所述移动终端。
优选地,所述正常世界与所述安全世界通过隔离存储器静态分隔,且所述正常世界与所述安全世界通过通信信道进行消息交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大学,未经广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7270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