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备网格结构透明导电膜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67324.4 | 申请日: | 2017-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173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8 |
发明(设计)人: | 马来鹏;任文才;成会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B13/14 | 分类号: | H01B13/14;H01B5/14 |
代理公司: | 沈阳优普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34 | 代理人: | 张志伟 |
地址: | 11001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电网格 平整 透明导电膜 网格结构 制备 透明基体 透明导电薄膜 表面结构 低粗糙度 方法使用 高温烧结 工艺步骤 辊压工艺 基体表面 连续制备 模板制备 柔性基体 粗糙度 卷对卷 耐腐蚀 耐高温 兼容 自动化 | ||
1.一种制备网格结构透明导电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低粗糙度的平整基体作为制备网格的模板,形成网格空隙填充且表面结构平整的网格透明导电膜;首先在平整基体表面形成导电网格,然后将透明基体与导电网格结合并填充导电网格的空隙,最后将导电网格/透明基体与平整基体分离,从而制备出网格结构的透明导电膜;该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在平整基体表面形成导电网格;
(2)将透明基体与导电网格结合并填充导电网格的空隙,在网格与平整基体的界面形成平整结构;
(3)导电网格/透明基体与平整化基体分离。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网格结构透明导电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平整基体为金属、陶瓷或高分子材料之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其粗糙度不大于10纳米;网格材料包括但不局限于碳材料、金属、金属化合物和导电高分子材料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复合材料;透明基体为高分子聚合物: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聚酰亚胺、聚硅氧烷、聚碳酸酯、聚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聚丙烯;或者,透明基体为半导体:氧化硅或玻璃。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网格结构透明导电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导电网格的几何构型为规则的周期性结构或无规则结构。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网格结构透明导电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形成导电网格的方法包括印刷、物理气相沉积、化学气相沉积、转移法、光刻法之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网格结构透明导电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形成导电网格的印刷方法包括喷墨式印刷、孔板印刷、凹版印刷、凸版印刷、柔版印刷、微接触印刷、平板胶印、凹版胶印、烫印、压印、滚筒式印刷之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网格结构透明导电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形成的导电网格进行后处理,包括加热40~800℃、加压大于0至10MPa、掺杂、蚀刻和清洗之一或两种以上。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网格结构透明导电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透明基体与导电网格结合的方法包括涂覆、热压和贴合;其中,贴合法使用结合层实现透明基体与导电网格的结合。
8.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网格结构透明导电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的结合层材料为胶粘剂,包括环氧树脂、丙烯酸树脂、a-氰基丙烯酸酯、有机硅树脂、呋喃树脂、脲醛树脂、纤维素酯、不饱和聚酯、烯类聚合物、聚醚、聚丙烯酸酯、聚乙烯醇缩醛、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酚醛树脂、三聚氰胺-甲醛树脂、聚酰胺、聚酰亚胺、聚苯并咪唑、酚醛-聚乙烯醇缩醛、酚醛-聚酰胺、酚醛-环氧树脂、环氧-聚酰胺之一种或两种以上,胶粘剂粘结层的厚度为10nm~1mm。
9.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网格结构透明导电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平整基体和透明基体同时为柔性材料时,采用卷对卷工艺,综合使用涂覆、热压或贴合的方法实现大面积导电网格的连续化制备。
10.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网格结构透明导电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蚀刻法或剥离法实现导电网格/透明基体与平整基体分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6732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缆绕包方法
- 下一篇:绝缘子L型布置防风偏改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