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BIM的测绘地形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65366.4 | 申请日: | 2017-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909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杨宁;刘洋;姜化强;张彦奇;亓立刚;崔爱珍;杨长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T17/05 | 分类号: | G06T17/05;G06T17/10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29 | 代理人: | 曾耀先 |
地址: | 200122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bim 测绘 地形 方法 | ||
1.一种基于BIM的测绘地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利用无人机获取待测地形的地形数据;
利用所述地形数据生成三维点云模型;以及
利用BIM技术基于所述三维点云模型形成对应待测地形的三维模型;
利用无人机获取待测地形的地形数据,包括:
利用所述无人机上的激光扫描仪对所述待测地形进行旋转扫描形成点云数据集;
利用所述无人机上的相机于不同机位对所述待测地形中的目标拍摄至少两张照片,形成影像数据,根据拍摄时相机自身的位置和图像识别技术发现立体像对于目标物的自然特别点,反向计算出各点的空间位置;
在待测地形内设置标靶,将标靶均匀地设置在待测地形内,通过标靶的位置来确定无人机获取的地形数据的位置,从而利用标靶来对地形数据进行拼接;
利用所述地形数据生成三维点云模型,包括:
将所述点云数据集和所述影像数据相关联,以使得所述点云数据集和所述影像数据相互配准映射,并输出影像点云数据;
基于所述影像点云数据,以点云渲染的方式进行地物要素判读并采集得到点状、线状以及面状的地物要素,以全景影像的方式进行地物要素判读并采集得到全景影像上的地形图,从而所述点状、线状以及面状的地物要素和所述地形图形成所述三维点云模型;
利用BIM技术基于所述三维点云模型形成对应待测地形的三维模型,包括:
基于所述三维点云模型中的地形图勾画出对应的地形边界线;
于所述地形边界线内,利用所述三维点云模型中的点状、线状以及面状的地物要素勾画出建筑物水平截面的轮廓线;
通过所述三维点云模型计算出建筑物高度而将所述轮廓线拉伸从而构成建筑物模型;
对所述影像数据进行纹理提取形成纹理贴图数据,利用所述纹理贴图数据对所建立的建筑物模型进行对应的纹理贴图处理,从而形成了三维模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IM的测绘地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利用无人机获取待测地形的地形数据之前,还包括:
根据所述待测地形选取适配的无人机。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BIM的测绘地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包括固定翼无人机、无人直升机和多旋翼无人机。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IM的测绘地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利用无人机获取待测地形的地形数据时,还包括:
为所述无人机设定飞行路径,使得所述无人机沿所述飞行路径飞行并获取待测地形的地形数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IM的测绘地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所述地形数据生成三维点云模型之前,还包括:
对所述地形数据进行噪点清理,通过噪点清理将所述地形数据中的干扰数据去除,所述干扰数据包括车辆、人员以及灯杆。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IM的测绘地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所述地形数据生成三维点云模型之前,还包括:
对所述地形数据进行盲区填补,针对盲区位置利用无人机重新获取对应的补充地形数据,并将所述补充地形数据填充至所述地形数据中的盲区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65366.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几何校正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机器人同步定位和地图构建方法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