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砌体专用的堆放装置的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57138.2 | 申请日: | 2017-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935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0 |
发明(设计)人: | 何璇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璇 |
主分类号: | E04G21/16 | 分类号: | E04G21/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专用 堆放 装置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具体涉及砌体专用的堆放装置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砌体(砖混结构)是由块体和砂浆砌筑而成的墙或柱,包括砖砌体、砌块砌体、石砌体和墙板砌体,在一般的工程建筑中,砌体占整个建筑物自重的约1/2,用工量和造价约各占1/3,是建筑工程的重要材料。砌体结构的主要优点是:①容易就地取材。砖主要用粘土烧制;石材的原料是天然石;砌块可以用工业废料──矿渣制作,来源方便,价格低廉。②砖、石或砌块砌体具有良好的耐火性和较好的耐久性。③砌体砌筑时不需要模板和特殊的施工设备,可以节省木材。新砌筑的砌体上即可承受一定荷载,因而可以连续施工。在寒冷地区,冬季可用冻结法砌筑,不需特殊的保温措施。④砖墙和砌块墙体能够隔热和保温,节能效果明显。所以既是较好的承重结构,也是较好的围护结构。⑤当采用砌块或大型板材作墙体时,可以减轻结构自重,加快施工进度,进行工业化生产和施工。然而现有的,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砌体运送至现场后大都随意堆放,最多加一个顶棚防雨,砌体非常容易受到损耗。特别是堆放在底部的砌体,更是容易受到不可逆的损伤。并且,现有技术中砌体需要使用时,要由工人手动逐一搬运,非常耗时耗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砌体专用的堆放装置的制作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没有砌体专用的堆放装置的问题,实现降低砌体损耗率、便于现场搬运的目的。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砌体专用的堆放装置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选取实心板材作为底板,在底板底部安装带刹万向轮,在底板上表面设置N个相互平行的凸条,N≥3;
(b)在相邻两个凸条之间钻通孔,使所述通孔贯穿底板;
(c)在底板上焊接支撑杆,使得所有凸条均位于支撑杆的同一侧方向上;
(d)在支撑杆上焊接顶板,使顶板完全负载在底板上方。
针对现有技术中没有砌体专用的堆放装置的问题,本发明提出砌体专用的堆放装置的制作方法,首先选取实心板材作为底板,确保底板的承载能力,在底板底部安装带刹万向轮,使得砌体堆放后,也能够根据需要灵活方便的进行移动,将其移动到所需使用的位置附近,从而极大的降低工人搬运的时间与人力效率、极大的提高现场砌体搬运效率。在底板上表面设置N个相互平行的凸条,N≥3;用于将砌体放置在底板上,使得砌体底部位于若干个凸条上,由凸条进行承载与支撑,使得砌体底部不直接与底板表面接触,减少砌体底部的受力面积,提高对砌体底部的物理保护。之后在相邻两个凸条之间钻通孔,使所述通孔贯穿底板;一旦有雨水等进入底板上,雨水也会从所述通孔中流出,从而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砌体底部长期泡在雨水中导致底部砌体严重受损的问题,极大提高了对砌体的保护、改善了成堆砌体的堆放稳定性与安全性。之后在底板上焊接支撑杆,使得所有凸条均位于支撑杆的同一侧方向上;在支撑杆上焊接顶板,使顶板完全负载在底板上方。即是顶板朝向底板表面的投影完全覆盖底板,确保对底板整体有效的保护与遮挡。
优选的,步骤(a)中保证相邻两个凸条之间的间距为6cm。
优选的,还包括步骤(e):在顶板上铺设一层软垫。通过软垫降低雨水等打落到顶板上时的噪音,降低噪声污染,同时利用软垫降低雨水等对顶板的冲击,提高对顶板的保护。
优选的,所述软垫为橡胶垫。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发明砌体专用的堆放装置的制作方法,砌体堆放后能够根据需要灵活方便的进行移动,将其移动到所需使用的位置附近。
2、本发明砌体专用的堆放装置的制作方法,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砌体底部长期泡在雨水中导致底部砌体严重受损的问题,极大提高了对砌体的保护、改善了成堆砌体的堆放稳定性与安全性。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成品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1-底板,2-顶板,3-支撑杆,4-带刹万向轮,5-凸条,6-通孔,7-软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璇,未经何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5713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