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学分子影像导航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55929.1 | 申请日: | 2017-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443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2 |
发明(设计)人: | 迟崇巍;王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数字精准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04 | 分类号: | A61B1/04;A61B1/06;A61B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127 | 代理人: | 王天尧,汤在彦 |
地址: | 101500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学 分子 影像 导航系统 | ||
1.一种光学分子影像导航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可见光光源、近红外光光源、内窥镜装置、分光装置、相机装置以及图像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可见光光源,用于为采集背景图像提供可见光;
所述近红外光光源,用于提供近红外光,所述近红外光为产生荧光的激发光;
所述内窥镜装置,包括:
物镜,用于汇聚和接收可见光与近红外光的混合光束,所述混合光束是所述可见光与所述近红外光对待成像物体照射后的混合反射光,所述可见光的反射光是背景环境的倒像的光束,所述近红外光的反射光是所述待成像物体的倒像的光束;
转像结构,用于将所述物镜接收到的倒像的混合光束转换为正像的混合光束,并将正像的混合光束传递给分光装置;
所述分光装置,用于对正像的混合光束进行分光,分光后的可见光是背景环境的背景图像的光束,分光后的近红外光是所述待成像物体的物体荧光图像的光束;
所述相机装置,用于从所述分光装置接收所述背景图像和所述物体荧光图像;
所述图像处理装置,用于对所述背景图像和所述物体荧光图像进行融合处理,输出融合图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分子影像导航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光装置,包括:
二向色片,用于对正像的混合光束进行分光,得到分光后的可见光和分光后的近红外光;
可见光成像结构,用于对分光后的可见光生成背景环境的背景图像;
近红外光成像结构,用于对分光后的近红外光生成所述待成像物体的物体荧光图像。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分子影像导航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向色片对所述可见光进行分光的谱段范围为400纳米至800纳米;所述二向色片对所述近红外光进行分光的谱段范围为800纳米至890纳米。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分子影像导航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见光成像结构,包括:
可见光带通滤光片,所述可见光带通滤光片的带通范围为400纳米至650纳米。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分子影像导航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近红外光成像结构,包括:
近红外光带通滤光片,所述近红外光带通滤光片的带通范围为810纳米至890纳米。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分子影像导航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相机装置,包括:
彩色相机,用于从所述可见光成像结构接收所述背景图像;
荧光相机,用于从所述近红外光成像结构接收所述物体荧光图像。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分子影像导航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处理装置,具体用于,对所述背景图像进行亮度调整和优化处理,得到处理后的背景图像;对所述物体荧光图像进行分割、特征提取和伪彩色变换处理,得到处理后的物体荧光图像;对处理后的背景图像和处理后的物体荧光图像进行融合处理,输出融合图像。
8.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分子影像导航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分子影像导航系统为手持式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数字精准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数字精准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5592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除螨功能的竹席清洗装置
- 下一篇:一种妇科阴道炎的内窥检查及治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