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物联网智能移动终端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48211.X | 申请日: | 2017-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096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正光恒电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17/00 | 分类号: | G06K17/00;G06K9/00;G06K9/22;H04L29/06;H04L29/08;H04W88/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联网 智能 移动 终端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物联网智能移动终端,包括采集装置、与采集装置连接的处理装置,与处理装置连接的通讯装置,所述采集装置包括RFID组件、指纹采集组件、GPS定位组件和图像采集组件,所述RFID组件、指纹采集组件、GPS定位组件和图像采集组件分别与处理装置连接。本发明通过模块化设计和集成,在单一设备上实现RFID阅读、身份的认证、条码阅读以及语音、数传等功能,同时与港口业务联动实现了作业的无纸化,作业状态的实时跟踪,在提高作业效率的同时方便了监管。
本发明属于物联网应用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物联网智能移动终端。
射频识别即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又称电子标签、无线射频识别,是一种通信技术,可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而无需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建立机械或光学接触。指纹识别即指通过比较不同指纹的细节特征点来进行鉴别。由于每个人的指纹不同,就是同一人的十指之间,指纹也有明显区别,因此指纹可用于身份鉴定。目前,世界各地的警察局已经广泛采用了指纹自动识别系统。九十年代,用于个人身份鉴定的自动指纹识别系统得到开发和应用。
国内有不少厂家分别生产RFID识别系统设备、指纹识别设备,但是目前实现这两者的一体化的方式并且能在港口物流业务领域与业务联动,并没有类似的产品设计。
为了弥补在国内港口货物物流时没有统一的,实现物流业务联动的一体化的物联网管理移动终端,本发明提出一种物联网智能移动终端。本发明设计方案将RFID设备、指纹识别以及GPS导航设备之间进行了物理连接,解决司机的身份认证,同时可通过与具体业务的联动,完成作业的无纸化和作业状态及位置的实时跟踪。
实现上述有益效果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物联网智能移动终端,包括采集装置、与采集装置连接的处理装置,与处理装置连接的通讯装置,所述采集装置包括RFID组件、指纹采集组件、GPS定位组件和图像采集组件,所述RFID组件、指纹采集组件、GPS定位组件和图像采集组件分别与处理装置连接。本技术方案中,采用指纹采集组件对司机身份进行验证,验证后由RFID组件采集货物的RFID信息,由GPS组件采集此时货物的GPS信息,确定货物此时所处的位置,实时监控货物的运送流程。
所述通讯装置包括语音通讯组件和网络通讯组件,语音通讯组件和网络通讯组件分别与处理装置相连接,在网络通讯组件还设有WIFI、2G和3G通讯收发模块。本技术方案中,采用多种通讯方式进行通讯,方便了信息的传输,同时利用语音通讯组件完成语音识别播报,丰富了信息形式。
所述指纹采集组件为射频指纹采集器。采用第三代的射频采集器指纹,更加方便识别,准确率更高。
RFID组件还包括RFID标签和RFID采集器。RFID组件兼顾RFID读写和RFID识别功能,便于移动终端被RFID射频识别和识别其他的RFID设备。
本发明通过模块化设计和集成,在单一设备上实现RFID阅读、身份的生物认证、条码阅读以及语音、数传等功能,同时与港口业务联动实现了作业的无纸化,作业状态的实时跟踪,在提高作业效率的同时方便了监管。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的框型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内容做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1,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一种物联网智能移动终端,包括采集装置、与采集装置连接的处理装置,与处理装置连接的通讯装置,所述采集装置包括RFID组件、指纹采集组件、GPS定位组件和图像采集组件,所述RFID组件、指纹采集组件、GPS定位组件和图像采集组件分别与处理装置连接。所述通讯装置包括语音通讯组件和网络通讯组件,所述网络通讯组件还设有WIFI、2G和3G通讯收发模块。所述指纹采集组件为射频指纹采集器。所述RFID组件还包括RFID标签和RFID采集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正光恒电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成都正光恒电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4821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