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2-氯-5-甲基吡啶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47222.6 | 申请日: | 2017-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219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陈洪龙;慕灯友;薛谊;陈新春;钟劲松;王福军;杨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红太阳生物化学有限责任公司;南京红太阳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213/61 | 分类号: | C07D213/61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徐冬涛;邢贤冬 |
地址: | 210047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甲基 吡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2‑氯‑5‑甲基吡啶的制备方法,以3‑甲基吡啶‑N‑氧化物为原料,2,4,6‑三异丙基‑3‑苯甲酰氯为氯化剂,二氯甲烷为溶剂,在温度‑20~50℃下进行氯化反应得到2‑氯‑5‑甲基吡啶。本发明由于选用具有位阻效应的2,4,6‑三异丙基‑3‑苯甲酰氯为氯化剂,克服了传统方法2‑氯‑5‑甲基吡啶选择性差、收率低的不足,2‑氯‑5‑甲基吡啶收率高达95%;此外,避免使用三氯氧磷,克服了含磷废水难以处理的不足。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药化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2-氯-5-甲基吡啶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氯-5-甲基吡啶是合成吡虫啉、吡虫清、啶虫脒等农药的关键中间体。
2-氯-5-甲基吡啶的合成方法中,以3-甲基吡啶-N-氧化物为原料,经氯化剂氯化反应合成2-氯-5-甲基吡啶研究较多。早期资料报道了(Weissberger.Chemistry ofHeterocyclic Compounds,Pyridine and its Derivatives[M].Vol.14,Supplement,Part2)由3-甲基吡啶-N-氧化物与三氯氧磷反应可以生成2-氯-5-甲基吡啶,除此之外,尚有4-氯-3-甲基吡啶、2-氯-3-甲基吡啶、3-氯-5-甲基吡啶等副产物,反应产物中以4-氯-3-甲基吡啶为主,2-氯-5-甲基吡啶的质量分数一般低于25%。US4897488对该方法进行了改进,以三氯氧磷为氯化剂,用有机碱等作缚酸剂并用溶剂稀释,在-50~50℃之间的温度下,由3-甲基吡啶-N-氧化物制备2-氯-5-甲基吡啶,2-氯-5-甲基吡啶收率52%。薛谊等(3-甲基吡啶-N-氧化物深度氯化以提高产品收率,现代农药,2008年,7(5),21-22、25)以三氯氧磷为氯化剂,二异丙胺为缚酸剂,通过添加适量三氯化铝,对3-甲基吡啶-N-氧化物进行初步氯化,然后采用固体光气进行深度氯化,2-氯-5-甲基吡啶收率达76%,2-氯-3-甲基吡啶收率19%。
尽管与Weissberger描述的3-甲基吡啶-N-氧化物氯化方法比较,上述改进方法的2-氯-5-甲基吡啶收率和选择性有明显改善,但仍有15~20%含量的2-氯-3-甲基吡啶异构体生成,产品分离难度大并且纯度不高。此外,工艺过程产生含磷废水,造成环境污染,处理难度大。异构体分离问题以及含磷废水限制了上述工艺的工业应用。由于3-甲基吡啶-N-氧化物易于制取,收率高,成本低,且氯化反应条件较为温和,选取合适的氯化剂替代三氯氧磷,提高2-氯-5-甲基吡啶选择性和收率,以克服现有技术含磷废水难以处理,以及2-氯-5-甲基吡啶异构体生成量高导致分离困难的不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不足,通过使用具有位阻效应的2,4,6-三异丙基-3-苯甲酰氯替代三氯氧磷作为氯化剂,提供了一种高选择性、高转化率合成2-氯-5-甲基吡啶的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2-氯-5-甲基吡啶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以3-甲基吡啶-N-氧化物为原料,2,4,6-三异丙基-3-苯甲酰氯为氯化剂,二氯甲烷为溶剂,在温度-20~50℃下进行氯化反应得到2-氯-5-甲基吡啶。
优选的,所述的反应温度为0~50℃。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的反应温度为5~50℃。
作为本发明2-氯-5-甲基吡啶的制备方法的具体方案,包括:将3-甲基吡啶-N-氧化物溶于二氯甲烷中,并降温至5℃,往3-甲基吡啶-N-氧化物的二氯甲烷溶液中滴加2,4,6-三异丙基-3-苯甲酰氯和二氯甲烷的混合溶液,滴加过程中控制反应温度为5~10℃,2~4h内滴加完毕,再保温反应1~3h,然后升温至40~50℃反应过夜。滴加速度主要影响反应温度,通过控制滴加速度来维持所需反应温度,滴加速度过快反应温升高,会超过最佳反应温度,使反应结果变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红太阳生物化学有限责任公司;南京红太阳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京红太阳生物化学有限责任公司;南京红太阳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4722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吡啶‑2‑甲醛的合成方法
- 下一篇:一种2;3-二氯吡啶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