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纯度多烯磷脂酰胆碱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44876.3 | 申请日: | 2017-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019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发明(设计)人: | 周崴海;徐浩宇;蔡伟;阴启明;李鹏飞;韩冬;黄淑萍;郝秀斌;刘景龙;刘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F9/10 | 分类号: | C07F9/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2 | 代理人: | 凌翠;牛利民 |
地址: | 22532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纯度 磷脂 胆碱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纯度多烯磷脂酰胆碱的制备方法,包括采用大豆磷脂粉末分别经中性氧化铝和硅胶吸附,制备高纯度多烯磷脂酰胆碱。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其制备出的多烯磷脂酰胆碱过氧化值低,纯度高,工艺操作简单,有利于工业化生产,纯度可到达98%以上,含量可到达95%以上,各有关物质均合格。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学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高纯度多烯磷脂酰胆碱制备方法,其中,多烯磷脂酰胆碱可用于肝病的辅助治疗。
背景技术
天然磷脂是动植物细胞膜、核膜、质体膜的基本成分,是生命体的物质基础。大豆磷脂中含有磷脂酰胆碱(PC)、磷脂酰乙醇胺(PE)、磷脂酰肌醇(PI)和磷脂酸(PA)等组分,其中磷脂酰胆碱又称卵磷脂,是一种含磷酸的类脂类物质,具有特殊的生理活性,并且具有亲油的脂肪酰基非极性端和亲水的磷酸脂酯基、胆碱基极性端,是一种性能优越的表面活性剂,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妆品、医药等领域。
天然磷脂酰胆碱(PC)又称多烯磷脂酰胆碱,其含有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主要为亚油酸(约占70%)、亚麻酸和油酸用于各种类型的肝病,如肝炎,慢性肝炎,肝坏死,肝硬化,肝昏迷(包括前驱肝昏迷);脂肪肝(也见于糖尿病人);胆汁阻塞;中毒;预防胆结石复发;手术前后的治疗,尤其是肝胆手术;妊娠中毒,包括呕吐;银屑病;神经性皮炎、放射综合征。
但是,如何提高PC的纯度问题一直制约着PC的应用。大豆PC的纯化方法主要分为溶剂萃取(楼乔明,徐杰,孙兆敏,等.高纯度磷脂酰胆碱的制备及其脂肪酸分析.《食品科学》,2010,31(18):224-226)、无机盐沉淀(徐晨.大豆卵磷脂的提纯研究.《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1998,10(2):75-81)、超临界CO2技术(曹栋,裘爱泳,王兴国.超临界流体分离大豆磷脂酰胆碱.《中国油脂》,2002,27(3):72-73)、膜分离法(汪勇,王兴国,欧仕益,等.大豆磷脂酰胆碱分离、纯化和检测方法.《粮食与油脂》,2003(2):6-8)和柱层析法((1)曹栋,裘爱泳,王兴国,等.三氧化二铝柱层析法分离大豆磷脂中磷脂酰胆碱的研究.《中国油脂》,2001,26(6):51-53,(2)韩雪,汪勇,胡长鹰,等.柱层析法分离纯化大豆磷脂酰胆碱.《食品研究与开发》,2010,31(3):19-22)等。溶剂萃取法溶剂用量和损耗过大,且存在毒性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无机盐沉淀法虽然可以提高PC的纯度,但会导致产品中无机盐的残留量增加;超临界技术虽具有绿色无污染和产品纯度高的优点,但设备费用过高,动力消耗大,不利于工业化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人开发了一种制备高纯度多烯磷脂酰胆碱的方法,其制备出的多烯磷脂酰胆碱的过氧化值低,纯度高,工艺操作简单,有利于工业化生产,纯度可到达98%以上,含量可到达90%以上,各有关物质均合格。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纯度多烯磷脂酰胆碱的制备方法。
具体地说,在本发明的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纯度多烯磷脂酰胆碱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以纯度为35-60%的大豆磷脂粉末为原料,采用中性氧化铝吸附,制备得到纯度90%以上的多烯磷脂酰胆碱;
(2)以步骤(1)得到的纯度为90%以上的多烯磷脂酰胆碱为原料,采用硅胶吸附,制备得到纯度为95%以上的多烯磷脂酰胆碱。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高纯度多烯磷脂酰胆碱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1)是以纯度为35-60%的大豆磷脂粉末为原料,将其溶于有机溶剂1中,然后采用中性氧化铝进行1-5次吸附和过滤,滤液浓缩而得到纯度90%以上的多烯磷脂酰胆碱。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高纯度多烯磷脂酰胆碱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2)是以步骤(1)得到的纯度为90%以上的多烯磷脂酰胆碱为原料,将其溶于有机溶剂2中,采用硅胶进行1-5次吸附和过滤,滤液浓缩而得到纯度为95%以上的多烯磷脂酰胆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4487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